就在徐四海以為黃雲鶴已經耗光了所有的家底,派出大股部隊攻城,準備將南陵城一舉拿下的時候,讓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南陵城中,原本啞火已久的那八門火炮,竟在這時重新發動,對著他們進行一輪又一輪的轟炸。

徐四海這邊,毫無防備,只一個照面的功夫,就損失了將近五百人。

戰場上,很快亂作一團。

士兵們急著逃命,彼此推搡,互相踩踏,更加加劇了慘況。

直到這時,徐四海方才意識到,自己上了黃雲鶴的當,氣得肺都快要炸了,當即下令,鳴金收兵。

但他雖然快速反應過來,可到底還是晚了一步。

這場火力覆蓋,直接損失了他一千五百多名精銳部隊。

軍隊之中,士氣驟降。

接連十天的失利,讓很多人失去了信心。

一股高壓,籠罩在所有人頭頂上方。

徐四海手下的部將,已經有人開始提議,要不要放棄這塊硬骨頭,選擇其他的城市。

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但也有一些人,想起了李申。

以前有他在的時候,無論多麼難以攻克的城池,總能輕而易舉地拿下。

他們開始意識到,他們根本就離不開李申。

而李申曾經的手下,也替他感到不平。

因為如果不是受到排擠,由李申掌兵,這場戰役,何至於打得如此慘烈。

有不少人,想請李申回來。

但沒有人,敢開這個口。

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李申為什麼會交出兵權。

還不是徐四海對他心生忌憚,怕他功高蓋主,對他不利。

對於眾人的想法,徐四海其實知道。

他也很後悔,聽信小人的讒言,收了李申的兵權。

但是,兵權已經收了,要想送回去,總得要有一個理由。

總不能對別人說,南陵城攻不下,只有李申來了,才有辦法。

這不是變相地說他無能嗎?

而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將李申召回來,這難免會讓別人覺得他肚量小,容不小李申。

明知道他善於帶兵打戰,卻奪了他的兵權,導致部隊傷亡慘重,死了這麼多的人。

徐四海是一軍之主,威望最重要。

所以,這個口,不能由他來開。

他在等著眾將開口,但諸位將領又害怕衝撞了他,不想當這個出頭鳥。

這件事情陷入了一個僵局。

最終,還是周氏看出了丈夫的心思。

她雖然不在前線,但一直在後方默默關注著戰況。

得知部隊久攻不下南陵城,周氏知道,自己的丈夫這是遇到麻煩了。

對於徐四海奪去李申兵權的事情,她勸說過,但徐四海沒有理會,還罵她插手軍務,不允許她再提。

周氏對自己的丈夫最瞭解,知道他一旦認定的事情,就不會輕易改變。

所以,她只能暗暗嘆息,不再多說什麼。

她一直都對李申的遭遇很同情,這一次,前方戰事失利,讓她意識到補救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