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勸降(第1/6頁)
章節報錯
徐四海的話,讓李申啞口無言。
他突然意識到,徐四海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一身忠肝義膽的豪俠了。
他現在手握生殺大權,為了勝利,他可以不顧一切。
他越來越像是一個君王……
這本是一件好事,因為如果沒有這點覺悟,是難以成事的。
但李申卻忽然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的。
他的初衷,是將黎民百姓從水深火熱的痛苦之中解救出來,而不是給他們施加痛苦,將他們徹底毀滅。
徐四海這麼做,違背了他們的初衷。
這麼多年來,李申第一次與他產生分歧。
他不再開口勸誡,因為他知道,徐四海是不會聽他的。
而他也不得不承認,徐四海這麼做,的確可以鼓舞士氣。
這三天,李申在痛苦和煎熬之中度過。
每一次走到街上去,看著士兵們像強盜和土匪一樣,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便感到痛心疾首,難過不已。
他嚴格約束自己的部隊,不讓他們在城中胡來。
但是,看著其他士兵滿載而歸,他們不由有些眼紅。
還是有不少人偷偷溜出去,參與到這場屠殺的盛宴當中。
李申倍感無奈,便以探查敵情為由,帶著部隊出了城。
直到三天之期結束,方才重新回到昌樂城。
軍隊在昌樂城休整了三個月,在人事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變動,李申的權力,被削弱了很多。
對於這一變動,李申早有預料。
因為君主的權御之術,在於分權與制衡。
他作為兵馬元帥,又是第一個追隨徐四海的人,在軍隊裡面,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要是長此以往下去,難免功高蓋主,引來猜忌。
徐四海將他的兵權分出去一些,他不僅不生氣,反而還覺得鬆了口氣。
雖然他對徐四海忠心不二,他也相信徐四海不會懷疑他,但人心這東西,並不是永遠都不會變的。
現在也許是這樣,以後誰又說得清楚呢!
休整完畢之後,徐四海只留下五百人留守昌樂城,隨後帶領餘下人馬,奔向下一座城池——常平。
常平比起昌樂,要更大一些,駐軍五千,是迄今為止,徐四海所遇到的,最大的城市。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難以攻克的大關。
但徐四海已不是當初那個只會赤手空拳的鄉間豪俠,在他手中,擁有將近兩萬的精兵強將。
他們剛剛打了好幾場勝戰,正是士氣最為旺盛的時候。
而除了這些士兵,他還有十門火炮,八架投石車。
他現在,裝備齊全,糧草充足。
無論面對什麼敵人,徐四海都有信心將其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