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也無俠(第1/2頁)
章節報錯
魏軍又在敦煌城駐紮了些時日,直到這天,才開拔向西北去玉門關。
玉門關始置於一代雄主漢武帝劉徹開通西域道路,設定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
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漢元鼎年間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隨之設立。
《漢書·地理志》載,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於敦煌郡,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可如今數百年過去,歲月不可阻擋的偉力在建築物上顯露無疑,舊日裡宏偉的漢長城漸漸被沙漠的所侵蝕、掩埋,疏勒河徹底枯竭,玉門關的作用也變得尷尬了起來。
它不再是一個不可攻破的軍事堡壘,更像具備後世海關意義的文書籤發之地。
從天竺、西域等地來的商人們,很自覺地來玉門關排隊交稅,換取大魏發行的文書憑證。
商人重利,按理說是天生抗拒交稅的,然而之所以不偷稅漏稅,就是因為這些年絲綢之路重開後,元冠受領導下的政府,對於商稅制定了一整套的保護和控制政策。
元冠受當然不是做慈善的,邊境商稅相比於農業稅抽稅非常重,十抽一。
而即便如此,商人們還是趨之若鶩。
還是那句話,商人重利,在仔細地衡量了交稅和不交稅所獲得的利益後,沒有哪個精明的商人會選擇逃稅。
確實十抽一的稅率不低,確實他們可以繞開玉門關。
但後面還有一連串的城鎮,只要你去中原經商,想把自己的貨物換成絲綢、瓷器,你就必須得交稅,不然元冠受的軍隊會讓你知道什麼叫做國家暴力機器。
嗯...雖說商人們不遠萬里跑這一趟,獲得的利潤都是十倍以上的,但是能不交稅,還是沒人願意交稅,嚴苛的制度從來不是能限制住商人鑽漏子的想象力的,他們一開始採取了與魏國商人邊境交易、賄賂邊軍或邊境官吏等方式來逃稅。
直到在蘇綽的提議下,元冠受發明了一項新的制度——道級區域免稅通行權。
交稅的外國商人,只需要按貨物價值交一次邊境商稅,就擁有八次道級區域的免稅通行權,沿途會受到駐軍的保護,無需為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擔憂,也不會有官吏以任何名義進行索拿卡要。
八次道級區域的免稅通行權是什麼概念,就是作為一個外國商人,可以從河涼道邊境進入,隨後走隴西道,然後自行選擇是走北面的渭北道還是南面的漢中道,最後抵達京畿道的首都長安,或者不去長安而是去北面的寧夏道轉一圈。
並且,你還可以採購貨物以後再原路返回,這一路都是不收稅的,只要你不去河南道晃悠,恰恰好好重複經過八個道以內,都給你計算好了。
用利益才能換取利益,商人們獲悉了這一政策後,果斷地拋棄了邊境的魏國黑商和權力尋租的魏國邊軍、官吏。
至於少了這些灰色收入,會不會引起邊境地區官府的陽奉陰違,當然會,但是再把不少典型人物的人頭掛在城門上之後,中書省又下發了商稅的鼓勵政策。
具體內容比較複雜繁多,但說的簡單一點,其實就是績效激勵。
收上來的商稅,中樞吃大頭,地方吃小頭,但商稅收得多了,地方這部分的商稅除了官府自用以外,還會按百分比來分給當地的各級官員當做俸祿的補充。
吃拿卡要收受賄賂,是要掉腦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