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聰明(第1/2頁)
章節報錯
“族兄,這該如何是好啊?”
高山之巔,一縷清風拂過,王富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還能如何是好,去找山東的魏國官員談一談,看看能不能抬高一點蜀錦的價格,對了,聽說南青州的刺史換人了?”
東海郡參軍王致點了點頭,答道:“不錯,換成了一個叫做宇文泰的人,聽說是徵東將軍賀拔嶽的親信。”
王富瞭然,自從爾朱天光率軍徵山東以後,爾朱天光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山東王”,手下大都督賀拔嶽與侯莫陳悅,一西一東,分管著山東六州的軍政事務。
具體來講,就是侯莫陳悅負責齊州、濟州、兗州這西部的三個州,主要任務是與西魏沿鉅野澤、昭陽湖、微山湖一線對峙。
賀拔嶽負責青州、南青州、光州這東部的三個州,主要任務是負責與南梁保持貿易與邊界安全。
作為賀拔嶽手下的親信干將,宇文泰由於在征討山東叛軍,以及剿匪等方面立下功勞,又有文化,善於處理政務,賀拔嶽向爾朱天光申請,宇文泰被破格提拔為了南青州的刺史。
王致轉身離去,在山巔的平臺上,王富繼續吹著海風。
腦海中凌亂的思緒在肆意飄散,聞著腥鹹的海風氣息,王富突然猛地一拍大腿。
“對啊!”
他忽然意識到了自己陷入了一個思維誤區,那就是,其實不應該把自己放在東海郡太守和朝廷貿易負責人的角度來考慮。
王富,王富,首先他是王氏的人啊。
換句話來說,種桑養蠶、行商挑夫的生計,跟他王福有什麼關係呢?
自嘲地笑了笑,真是官沒當多久,倒把自己當青天大老爺了。
所謂蜀錦乃數十萬百姓衣食所繫不假,可說到底,這數十萬百姓,跟他王富並沒有任何直接利益,恰恰相反,現在正是囤積蜀錦,低價收貨的時候!
你道這是為何?
今年蜀地酷旱,桑樹枯萎,就意味著蜀錦的產量在今年必然會極大下降,而由於蜀錦的利潤降低,加上今年絕收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未來幾年裡,蜀地的百姓必然會興起一批放棄種桑重新種田的潮流。
而到了那時候,蜀錦的產量就會連年下降。
物以稀為貴,當貨物供給極大減少的時候,哪怕需求因為今年超量輸出而飽和,在未來的幾年裡,還是會呈現肉然可見的恢復。
西魏這招損人不利己,在王富看來,最大的問題就是,蜀錦的產區始終是掌握在南梁手中的,哪怕西魏在某幾年裡利用庫存的蜀錦搶佔市場,壓低蜀錦價格,由於西魏失去了蜀錦供應渠道,又無法自產蜀錦,那麼必然會導致蜀錦價格的報復式反彈。
而這種報復式反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西魏的蜀錦庫存見底,而蜀錦產量又逐年下降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