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你別跑(第1/2頁)
章節報錯
爾朱家對反骨仔高歡的舉動非常憤怒,爾朱兆與爾朱仲遠、侯淵相約秋高馬肥之際起兵圍攻高歡,勢必要將高歡的勢力撲殺在萌芽期。
因為他們都很清楚,河北是整個中華此時人口最多的地域,漢人足足有數百萬,一旦在漢人門閥的帶領下倒向高歡徹底動員起來,那麼僅憑契胡軍力的爾朱氏是不可能擊敗高歡的。
七月末,爾朱兆起了個表率作用,帶領兩萬步騎東出井陘,徑直向定州撲來,定州刺史李元忠兵力單薄,眼見事不可為,果斷裹挾軍民東撤信都。
八月九日,爾朱仲遠、侯淵,於鄴城、幽州,一南一北起兵加入爾朱兆的聯軍。
九月,鄴城的東魏朝廷晉升爾朱仲遠為太宰,爾朱兆為大司馬,宣佈高歡為叛軍,革除一切朝廷授予的名爵。
九月十五日,發生了一件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正在山東與侯莫陳悅僵持不下的賀拔兄弟也表態加入了爾朱氏陣營,賀拔允帶領象徵性的一千騎兵北渡黃河,從東面進攻信都。
賀拔兄弟和高歡的仇恨不消多說,侯莫陳悅手刃了爾朱天光也在客觀上促進了賀拔兄弟倒向爾朱氏,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只不過賀拔允這點兵力,顯然只能充當一下戰場氣氛組的角色,贏了分了戰利品和政治資源,輸了就快點跑路。
至此,雙方徹底撕破臉皮,連最後一層僅剩的窗戶紙都被捅開。
高歡在信都立渤海太守元朗為帝,而元朗是章武王元融的次子,而元朗雖然在高歡的封地當太守,跟高歡關係不錯,可他與爾朱氏關係也很好。
他名義上的爹元融是文成帝的弟弟章武王拓跋太洛的孫子,即便如此,他的法統也遠遠不足之前的幾位傀儡皇帝法理性強,更糟糕的是,元朗是元融的繼子,他的生父是元彬。
可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法統這玩意也顧不得了。
說句實話,現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東魏的皇帝幾年就要換一個,威嚴掃地,哪有什麼法統可言。
最終高歡權衡再三,他手裡實在是沒有比元朗法統更強的傀儡了,宗室要麼在長安洛陽,要麼在鄴城,能找個元朗來就不錯了,於是決定擁立元朗當皇帝。
十月六日,元朗在信都城西登基繼位,大赦,改元中興,信都的文武官員統統晉升四級。
元朗懂得投桃報李,他直接任命高歡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錄尚書事、大行臺,增邑三萬戶。嗯...這套下來已經是封無可封了,就差九錫篡位流程了。
河北漢閥也是收穫滿滿,以領頭的高氏為例,高乾為侍中、撫軍大將軍、司空,前平北將軍、通直散騎常侍高敖曹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
不過這也是近乎於最後的晚餐了,因為爾朱氏的聯軍已經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迫近了信都。
十月十三日,爾朱兆、爾朱仲遠、爾朱度律、侯淵、賀拔允、斛斯椿,四路聯軍在信都城下開始聯營,互通訊使、口令,完善結合部。
無論從什麼角度看起來,高歡都死定了,高歡總共只有六萬左右計程車卒,其中一萬本部兵馬,三萬六鎮兵,兩萬漢閥兵。
而爾朱氏聯軍有爾朱兆的五萬五千契胡兵,爾朱仲遠的四萬三千兵,賀拔允的一千輕騎,侯淵的三千輕騎,總兵力足足十萬兩千人。
只要圍城繼續進行下去,高歡在十萬爾朱氏聯軍面前,看起來是沒有勝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