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看著約莫是三十上下的樣子,威嚴有氣度,一身月白色燕居麻袍,腰間繫著金帶,還配了一塊上好的藍田美玉。

譙讓沒敢再繼續抬頭仔細端詳魏國皇帝的容貌,復又說道:“我家刺史派譙某前來,是想與陛下商議兩家罷兵休戰,重歸於好的事情。”

說罷,從袖中掏出一封樣式精美的書信。

自有侍從接過來拆開,取出信紙轉交給皇帝。

元冠受接過信紙,卻沒看,而是放在了手邊,只問道:“蕭刺史近來安好?”

“託陛下的福,尚好。”

譙讓心中惴惴不安,他雖是蜀中門閥中人,卻跟蕭淵猷關係並不是十分親近,因此也不曉得魏國皇帝是什麼意思。

若是魏國皇帝與蕭淵猷有仇,那豈不是把他譙讓推到了火坑裡?

哎,要真是這樣,說什麼他也不會來的。

也怪自己沒問清楚,被眾人推舉著,稀裡糊塗地就來了。

至於為什麼被派來做使者的是譙讓,好吧,這跟他的姓氏有關。

譙氏是蜀地有名的門閥大族,當然了,也算不得什麼好名聲,因為他在三國時有個祖先叫譙周。

嗯,沒錯,就是寫《三國志》的陳壽先生的老師,也是蜀漢著名“帶投大哥”。

鄧艾攻打成都時期,譙周力勸劉禪投降,“有全國之功”,即保全國家和百姓的功勞。

投降魏國後,譙周受封陽城亭侯,遷騎都尉,從此以後,譙家在成都享受了數百年的富貴太平,直到譙縱被部下逼著黃袍加身,莫名其妙地成了皇帝。

當然了,軟骨頭的後代也不一定都是軟骨頭,也有基因突變的可能,比如兩百年前成漢軍隊與晉朝軍隊在巴西展開了拉鋸戰,梓橦郡內史譙登,也就是譙周的孫子,就硬氣了一把,連下宕渠、梓潼、綿陽,甚至還敢生吃敵將的肝臟,最後被成漢政權俘虜殺掉。

除此以外,譙家就盡是一些從不做事,只會清談的讀書人了。

現在傳下來的是譙周的另一個孫子譙秀的後代,譙秀是著名的隱士,老縮頭烏龜了。

史載:秀少而靜默,不交於世,知天下將亂,預絕人事,雖內外宗親,不與相見。郡察孝廉,州舉秀才,皆不就。及李雄據蜀,略有巴西,雄叔父驤、驤子壽皆慕秀名,具束帛安車徵之,皆不應。

意思就是,譙秀不見親戚朋友,不應徵察舉,不接受成漢徵辟,直到桓溫滅蜀,巴蜀重新回到南朝的統治區域中,譙家才開始繼續入仕。

然後譙家最有意思的一幕來了,恆溫的兒子恆玄篡位,滅亡晉朝建立桓楚的時候,劉裕舉北府兵起事。遠在萬里之外的巴蜀也被要求派兵出征,益州刺史毛璩遣譙縱等領諸縣氐兵東下征討桓玄,蜀人不願意去遙遠的建康打仗,於是決定造反。

造反總得有個頭領啊,謙謙君子譙縱當時在軍中擔任參軍,個性一向和藹謹慎,大家都很喜歡他,侯暉、陽昧逼其反叛,推舉他為首領。同年,譙縱自稱成都王,建立譙蜀政權。

義熙九年(413年,劉裕派兵討伐譙縱,譙縱放棄成都出逃,後兵敗自殺,譙蜀政權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