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賀拔允(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一年的年末,率軍匆匆趕回晉陽的爾朱兆,不僅沒有看到山胡等部,反而接到了來自鄴城的三份“旨意”,看過以後,險些氣炸了肺。
第一封聖旨是“前”皇帝元曄的,元曄說自己的德行不足以承擔皇帝的位置,天命人心都在廣陵王元恭身上,所以效仿堯舜進行禪讓,將皇帝的位置禪讓給了元恭。
第二封聖旨是元恭釋出的,他改元普泰,宣佈大赦天下,聖旨中寫道,朕對百姓素無恩德,受推舉以登帝位,心中惶恐不安,願與天下百姓共享太平,故此大赦天下。
第三封聖旨還是元恭的,元恭首先給爾朱榮進行了追封,追封為相國,晉王,加九錫,牌位進入孝文帝元詡的太廟。
然後對元子攸誅殺爾朱榮的事情,進行了定性:永安親手斬殺強臣,並非無德,只是上天還沒有厭棄變亂,所以才有了成濟誅殺君主的災禍重新上演了。
不消說,這三封聖旨,都是爾朱仲遠的意思。
最耐人尋味的是第三封聖旨,這封聖旨的內容,非常巧妙地體現了爾朱仲遠的奸詐狡猾。
他給爾朱榮加了生前心心念唸的九錫,沒有稱呼元子攸為先帝,而是稱呼其年號,也就意味著元恭的法統並非繼承自元子攸,而是從元詡處繼承而來。
並且,爾朱仲遠非常用心良苦地,將爾朱兆殺掉元子攸的事情定義為,跟成濟誅殺君主是一樣的性質,一口大黑鍋直接扣到了爾朱兆身上。
成濟是何許人也?
曹魏末年的太子舍人,司馬氏的忠實狗腿子,替司馬昭背了“甘露之變”的黑鍋。
有句廣為流傳的歇後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司馬昭要篡位的時候,流程都快走完了,但皇帝卻翻了臉,當時曹魏的皇帝曹髦不甘心受司馬昭擺佈,選擇率領宮中太監隨從出宮攻殺司馬昭。
不用問,這是一個自殺行為,而且曹髦是個很聰明的人,他知道自己應該連宮門都出不去就得死。
事實也確實如此,曹髦率領的太監和親隨部隊,在宮門遇到了司馬昭的心腹賈充,賈充當時擔任中護軍一職,負責統率宮中宿衛,名義上是看大門,實際上是監視控制曹髦。
成濟問賈充如何處理,賈充只說了一句:司馬公平日養你們幹什麼的?這還用問嗎?
於是成濟在眾目睽睽之下,上前用戈刺殺了曹髦,文武雙全年僅二十歲的魏帝曹髦就這樣,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司馬昭的親信所刺殺,“甘露之變”這一事件引發的影響直接讓司馬昭的篡位程序中止,曹髦因此沒成為亡國之君,也算是求仁得仁。
用元子攸來類比曹髦,用爾朱兆來類比成濟,這有兩方面的意思,一個方面是說大魏氣數未盡,還需要新的皇帝,也就是指元恭。另一方面就是暗戳戳地貶低爾朱兆,他也就是個幹髒活的莽夫,成不了司馬昭。
所以說嘛,文人乾點什麼事,藏得小心眼可太多了。
殺元子攸明明是爾朱氏眾人一起幹的,爾朱兆這個憨憨,不知不覺間又背上了弒君的大鍋,還被明裡暗裡貶低了一通,把他比作成濟。
爾朱兆當時就要氣爆炸了,連攻入上黨的西魏兩路大軍都顧不上,就要再原路返回鄴城,跟爾朱仲遠決一死戰。
當然了,士兵們不願意再跟他來一次折返跑了,已經入冬,天氣狀況也不支援大規模的行軍作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