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請九錫(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與皇帝的悲喜並不相通,就在元冠受巡視四方,散播天子威儀時,鄴城裡的元子攸,日子過得卻非常的憋屈。
鄴城皇宮中,元子攸正悶悶不樂地跟幾位臣子喝著酒。
被召入宮中的這幾名臣子,無一不是地位顯赫之人,也是如今元子攸作為皇帝,能依靠的全部力量了。
其中有久經戰陣的守城達人——領軍大將軍楊津,還有代表著河北本地漢人門閥的冀州刺史高乾,也就是高敖曹之兄。
以及鄴城中最重要的,非爾朱榮派系的外地軍隊首領,夏州軍團的領袖,車騎大將軍源子恭。
還有幾位文官,包括中書令魏蘭根、御史中尉高道穆、前吏部尚書李神俊。
呃,為什麼要說是“前”吏部尚書呢。
因為就在不久前,李神俊就從吏部尚書的位置上滾蛋了,現在的吏部尚書由尚書左僕射爾朱世隆兼任。
李神俊的這個吏部尚書,代表的是元子攸在中樞僅存的臉面,然而就是這個臉面,被爾朱榮狠狠地抽打了一頓。
李神俊的父親李佐,是元子攸大舅李延蹇的四伯父,嗯,也就是說李神俊是元子攸的堂舅。
河陰之變時,元子攸的兄弟都被爾朱榮幹掉了,這個堂舅,也成了元子攸的親屬中為數不多的可靠之人。
元子攸並非是甘心願意當一個傀儡皇帝的人,他也想做一些事情,因此在政事上非常勤勉,數次親自處理冤獄,並且一直在與吏部尚書李神俊商議選官制度的事情。
然而...這個看起來不錯的規劃,在一個小小的陽曲縣令上,就被爾朱榮無情打臉了。
按理說,一個小小的縣令,皇帝想任免誰當,太原王、天柱大將軍,不會這點面子都不給吧?
可事實就是,爾朱榮直接讓自己任命的陽曲縣令帶著兵,把元子攸任命的陽曲縣令趕跑了。
這就不得不說陽曲縣的地理位置了,陽曲縣位於肆州和幷州之間,是爾朱榮的老家秀榮川和老巢晉陽之間必經的交通要道。
如此一來,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小小一個陽曲縣令的人事任命,撥動了爾朱榮敏感的神經。
在太原王看來,皇帝你這是什麼意思,往我的地盤安插人是吧?
“欺朕太甚!”
殿中並無宮人侍奉,元子攸狠狠地將酒杯摔在了地上,發洩著心中的怒氣。
“噓...陛下慎言!”
御史中尉高道穆連忙勸阻道,而看其餘幾位大臣,盡皆默然。
最後,還是領軍大將軍楊津開口打破了僵局:“上黨王威逼數次,山東戰亂已定,齊州(後世濟南地區,下同)、青州(濰坊)、南青州(沂蒙)、光州(膠東)等地的刺史,必須要任命了,陛下,這次怎麼都得爭取一二啊!”
“爭取?怎麼爭取,楊將軍忘了元天穆那天說的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