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貨幣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朕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想讓老師來一起參謀參謀。”
元冠受把案几上的四個杯子分開,擺成了西北方一個,東西兩個,南方一個的樣子。
“假如這個杯子是厭噠人。”
元冠受指了指西北方的杯子,復又說道:“這兩個東西方位的杯子是我們和爾朱榮,南方的杯子是蕭衍。”
“我們之間目前進行的貿易是,蕭衍透過將蜀錦、糧食賣給我們,換取涼馬、香料。而我們將蜀錦賣給厭噠人換取香料、寶石,再將香料、寶石、蜀錦賣給爾朱榮換取糧食、銅錢。”
“不錯。”
非常簡單易懂的四方貿易,酈道元幾乎沒費什麼腦力就明白了元冠受的意思。
“現在格局變了。”
元冠受將代表著爾朱榮的,位於東方的杯子,挪的離西方的杯子遠了一些,離南方的杯子近了一些。
“由於我們跟爾朱榮撕破了臉,雙方的貿易已經斷絕,我們無法去爾朱榮那裡出售商品換取糧食、銅錢。當然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關鍵貿易產品——戰馬,已經不再是不可替代了。”
在北魏時代,之所以元冠受能憑藉絲綢之路躺著掙錢,就是因為北魏和南梁是敵對關係,北魏禁止出口戰馬給南梁,因此元冠受才能享受到涼馬對蜀錦的溢價交易。
而這一切,隨著爾朱榮入洛,發動河陰之變,實際上成為了東魏的掌控者,也開始悄然發生變化。
北魏一分為二,不再是南梁的主要敵人,而東西魏則成了雙方欲除之而後快的死敵,在後三國的政治版圖中,南梁反而成了東西魏雙方需要拉攏爭取的物件。
故此,北魏的馬禁政策已不復存在,元冠受能賣戰馬給南梁,爾朱榮當然也可以,隨著這項政策的消亡,以及南梁戰馬存量的擴大,戰馬的稀缺性對於南梁來說已經弱了很多。
也正是這個原因,在西魏和南梁的雙邊貿易裡,涼馬交易蜀錦的價格連年穩步地小幅下降。
這也意味著,貿易紅利元冠受已經快吃到頭了。
可目前西魏的財政情況,卻到了立國以來最為窘迫的時刻。
今年要支出一千萬貫以上的戰爭花費,不少於五百萬貫的流民安置和購買糧食的費用,以及不少於一百萬貫的水師先期建設費用,八百萬貫的包括官員俸祿、驛站獄卒費用等等在內的國家統治機器必要維持費用,還有約兩百萬貫的學校、水利設施建設費用。
接近三千萬貫的龐大支出,那麼西魏今年的財政收入是多少呢?
九百七十五萬貫,這還是將百姓繳納的賦稅實物如穀物、布帛、乾柴、草藥、獸皮等等摺合物價計算為銅錢後的收入,不算運輸損耗。
前些年絲綢之路貿易積攢的家底,已經在統一關中的過程中消耗了大半,擴軍要錢,安置百姓要錢,建立各種設施要錢,什麼都得用錢。
邙山這一仗打完,西魏國庫徹底空了。
怪不得蕭菩薩能急病亂投醫到,用鐵五銖錢代替銅五銖錢。
蕭衍作為皇帝,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但他還是做了,因為南梁的國庫也是真的沒錢了。
但是元冠受並不打算這麼做,恰恰相反,一個極為大膽,超越時代的想法在他的腦海中漸漸成型,當然,還有許多細節有待商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