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埋蠟鵝(第1/2頁)
章節報錯
邵陵王蕭綸,是蕭衍的第六個兒子,行事狂悖荒唐比蕭正德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幹過很多“著名”的事情,在南梁朝野間傳的人盡皆知。
比如,第一件事,蕭綸任南徐州刺史時,欺壓百姓,儀仗僭越,有一次微服出行,問賣魚的小販“你覺得刺史怎麼樣?”,小販答曰“狂躁暴虐”,於是蕭綸命令手下按住小販掰開嘴巴,親手把小販攤位上的鱔魚一條一條地塞進小販的肚子裡,最後小販極度痛苦地氣絕而死。自此以後,南徐州的百姓吃不到魚了,因為沒有人敢再賣魚了。
第二件事,南徐州的官員把蕭綸的種種狂悖行為報告給了蕭衍,蕭衍下旨斥責蕭綸,蕭綸不服氣。別的人不服氣,那也就不服氣了,蕭綸的不服氣則堪稱是喪心病狂。他找來了一個個頭瘦小,跟他親爹蕭衍相似的老頭,給老頭在南徐州刺史府裡穿上皇帝的朝服端坐在上方,自己在下方陳述自己無罪,陳述完了,把當做蕭衍的老頭拽下來一頓胖揍,最後生生打死洩憤。
第三件事,之前給蕭衍告狀的官員是南徐州刺史府司馬崔會意,蕭綸得知告密者後非常生氣,準備弄死崔會意,但是他不打算直接砍死。
有一天,蕭綸帶著崔會意出門,在兩人出門的路上,遇到了一家出殯的隊伍。蕭綸二話不說就讓手下逼迫出殯的隊伍停下,被耽誤了下葬時辰的人家急的下跪告饒蕭綸都無動於衷,蕭綸自己施施然地搶走了孝子的麻袍穿在身上,匐匍在地嚎啕痛哭。
崔會意即便是這兩年觀看了蕭綸,他無數次突破人類道德底線的行為,還是看得目瞪口呆。就在崔會意目瞪口呆的時候,蕭綸的手下突然把崔會意綁了起來,然後掀開棺材,把死人扔在路上,把崔會意關了進去,還想把棺材用釘子釘死。
蕭綸在一旁發了瘋似的大笑,讓手下把崔司馬直接活埋在這家人的墓地裡。到了這個時候,送葬的孝子賢孫已經氣瘋了,也不管蕭綸是什麼王了,抄起手邊的傢伙就跟這個侮辱家中族老屍體的人拼命,蕭綸一夥人被趕跑了,崔會意也從棺材裡被救了出來。
崔會意借了匹馬,連夜狂奔回了建康,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叩頭叩的滿頭鮮血,聲淚俱下地控訴蕭綸的暴行。
蕭衍面子實在是過不去,便打算賜死蕭綸,現在太子蕭統和中書黃門侍郎王規就在討論這件事。
“威明(王規的字),你覺得孤現在應該怎麼做?”
面對太子的問題,王規毫不猶豫地回答道:“上書請求陛下赦免邵陵王。”
“為何?”
蕭統性格仁厚,愛護生民,對自己這個只能說是“初具人形,毫無人性”的六弟蕭綸,心裡巴不得讓他早點去死。
“因為殿下是太子。”
王規的回答一針見血,蕭統是太子,太子作為皇帝的繼承者,在政治上就要跟隨皇帝的步調走,而不是隨著自己的心意或者良心。
蕭衍為何對皇族子弟如此寬容?正是因為南朝的劉宋、蕭齊兩朝,為了爭奪皇位,父子兄弟相殘。有一人上位稱帝,常常將同一輩分數十個藩王全家都給斬盡殺絕,到了蕭梁這一朝,蕭衍寬以待親族,便是要扭轉南朝這種殘酷的政治風氣。
因此,蕭統在沒有當上皇帝之前,要做的事情就是,蕭衍覺得什麼是政治正確,那他就得按蕭衍的政治正確去做。
“孤明白了。”
蕭統嘆了口氣,無奈地說道。
..................
建康,臺城。
距離東宮不過短短數里,南梁皇帝蕭衍正在發怒,“哐”的一聲打碎了案几上做工精緻的瓷瓶。
不過,蕭菩薩大怒可不是因為六兒子蕭綸,而是因為太子蕭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