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師徒話(第1/2頁)
章節報錯
“來時見天水郡的百姓,似乎過得還不錯。”
酈道元一番發洩後,火氣小了很多,開始跟元冠受談起了其他事情。
師徒兩人自正光五年後再未見過面,一直都是書信來往。
酈道元先從李崇大都督討平六鎮起義,隨後又南下持節監督河間王元琛和揚州刺史長孫稚在南線作戰,而元冠受則是在西北地區打了好幾年的仗。
久別重逢之時,自然有很多能談的話題。
“勉強餬口吧,生產秩序逐漸恢復了,只要不遇到大災之年,應該還能過得去。去年秦州平定後,很是賑濟了一番窮苦百姓,偽秦的治理能力實在是堪憂。”
元冠受倒也沒有居功自傲,不管怎麼說,治理地方都是蘇綽帶領的文官體系的功勞,跟他其實沾不上什麼邊。
“看來你沒忘了當年的初心。”
酈道元看著眼前不怒自威的將軍,試圖跟正光五年那個在西行寺外,為百姓仗義出手的弟子重合在一起。
隨著年歲漸長,今年的元冠受,虛數已經到了及冠的年紀,下巴鬍鬚也茂盛了起來。
而他手握重兵,身居高位,又是戰場上廝殺出來的,不知不覺間就有了些許威勢。
感慨了一番,酈道元的話鋒卻突然一轉,說道:“我在南線作戰,經常看梁國的騎兵,騎的是涼馬,甚至陳慶之所部還有了成規模的具裝甲騎,我軍當之不及,這是怎麼回事?”
“咳...”
元冠受一時尷尬,本想搪塞給馬販子,可轉念一下,又嘲笑起了自己怎麼官位越來越高,卻越來越虛偽了起來。
坦坦蕩蕩地給老師講了涼馬—蜀錦—寶石香料的三角貿易,酈道元聽後,倒也沒再說什麼。
涼馬輸送到南梁,也稱不上是養虎為患,畢竟南梁積弊叢生,現在社會通貨膨脹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就算有了輸入的戰馬,也不可能由南向北完成大規模北伐,只不過是讓南線淮河戰場的魏軍比較難受罷了。
“陳慶之...老師覺得此人如何?”
元冠受對後世的這位白袍軍神難免有些好奇,可他一直在關隴戰場作戰,從未與陳慶之交過手,故此,便問出了這個問題。
酈道元沉吟了幾息,答道:“裴邃病亡後,陳慶之、韋放,這兩人乃是梁國在淮河一線的頂樑柱。陳慶之尤擅進攻,彭城、壽陽兩場大戰,野戰攻城所攻無不克,鋒芒畢露,有名將之風。”
擅長進攻...這倒是很符合,看來名將的風格都是逐漸成型的。
話題繞了幾個來回,最後還是不免繞到了兩人一直避而不談的,也是最關鍵的問題上。
齊王的事情,與元冠受的態度。
“你...要跟著齊王一起反了嗎?”
酈道元的雙眼盯著元冠受,幾年不見,他覺得這個弟子似乎有些陌生了起來。
元冠受坦誠以對,道:“齊王於我有大恩,我非是知恩不報之人。”
“私人恩義,與國家大事,你分不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