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困孤城的李參謀也很頭疼,因為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

愚蠢的元志沒有采納他的任何正確建議,如果元志稍微有腦子一點點,關隴局勢都不會失控至此。

事已至此,埋怨被俘的元志當然毫無意義,李苗站在城頭,看著陳倉城外延綿不絕的部落民帳篷。

從那裡走出了無數計程車兵,逐漸開始集合準備發動新一輪進攻,他默默地推算著自己囤積的糧食能不能堅持到朝廷援軍從洛陽抵達。

“咚!咚!咚!”

大鼓被力士重重地敲擊著,蒼茫的灰黃色渭南平原上,數不清地部落兵開始在各自部落頭人的喝罵下集結,整隊。

光祿大夫薛巒也匆匆披著皮甲登上了城頭,看了眼集結速度緩慢的偽秦軍,鬆了口氣,對李苗說道:“賊軍這麼攻,是攻不下陳倉的。”

“我知道。”

李苗點了點頭,他很確信以這些西北部落民的攻城水平,誇張點說,按魏軍現在的兵力算,他李苗可以守著陳倉的這道城牆直到老死。

但是最大的問題在於,陳倉要塞裡的糧食不夠吃了。

原本從漢中走陳倉道運來的糧食,是夠陳倉守軍吃半年的,但是那是一千守軍的標準。

如今李苗率領的梁州、益州的三千援軍退回了陳倉不說,從渭北平涼城退過來的薛巒,也帶來了小一千人。

人數從一千變成五千,糧食自然也就從半年變成了一個多月,即便是縮減口糧的供應量,也最多挺兩個月。現在每人每天兩頓,一頓飯只有一斤粟米和一點點麥子,再縮減口糧就不行了,必要的食物補充還是必要的,不然餓著肚子怎麼守城呢。

別說連著幾年大旱的漢中有沒有存糧支援,就是有,如今同往漢中的陳倉棧道斷絕,也運不到陳倉城了。

因此莫折天生只要再堅持最多兩個月,陳倉城自然不戰自潰。

李苗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莫折天生拖家帶口的二十萬人口是有足夠的糧食的。也是拜元志的愚蠢所賜,魏軍在岐州囤積的海量軍糧,全都落入了偽秦叛軍手中。

還好現在不是夏天,秋高氣爽不易生瘟疫。不然五千守軍擠在不算寬敞的陳倉要塞裡,人拉馬尿的,遲早要產生流行病。

莫折天生不是不知道陳倉守軍的困境,原本他是有著充足的自信圍城消耗下去的。但是來自黑水的訊息讓他開始變得急躁了起來,魏軍的前鋒很可能已經抵達黑水了,不然樊元不會失聯。

魏軍跨過黑水、武功水、渭水,便可以直達陳倉。

莫折天生害怕與超過十萬的西征魏軍決戰,這是他目前所無法對抗的存在,因此他必須再次發起全面攻城,萬一拿下了陳倉這顆釘子呢?

偽秦軍的人數優勢在陳倉面前,全面進攻也並非一擁而上,因為地形的緣故,只有一部分兵力能在戰場上展開,但這次攻城的成功與否無疑是在考驗莫折天生的心理承受底線。

“轟!”

“哐!”

偽秦軍陣中,以數十人為一組,砲車帶著從大山中就地取材的巨石騰空而起,劃過一道充滿了死亡美感的拋物線,墜落在陳倉要塞的城頭。

幾十架設計非常不合理的砲車經過一輪射擊就自行解體了兩架,巨石大多數砸進了陳倉要塞城中,很少有精準打到城牆上的,然而總有那麼一兩個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