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吾往矣(第1/2頁)
章節報錯
元冠受氣極反笑,直視著崔延伯問:“崔君難道忘了奚康生是什麼下場嗎?”
這個問題,就是殺人誅心了。
奚康生是與楊大眼、傅豎眼、崔延伯齊名的北魏四勇將,如今楊大眼病逝,老邁的傅豎眼還堅守在梁州刺史任上,奚康生參與元乂五年前的政變,然後與元乂生了齷齪,被元乂所殺。
元冠受的意思很明顯,奚康生在元乂政變時為虎作倀,最後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你崔延伯難道能保證不與獨攬大權的元乂日後生了齷齪嗎?到了那時候你怎麼能保證元乂不把對奚康生兔死狗烹的一幕再來一次呢。
況且,奚康生素來與崔延伯英雄相惜,乃是以知己自詡的友人。
崔延伯的眼神陰晴不定,他甚至煩躁地解開了領口內襯的皮扣,來讓自己感受到涼意。
最終,內心天人交戰的崔延伯還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你來尋老夫要作甚?”
元冠受回答的也乾脆:“眼下唯有崔君可喝止從亂的禁軍士卒。”
“好,取老夫大纛來!”
崔延伯既已下定決心,便不再遲疑,親兵牽來馬匹,數十騎人馬如龍馳向端門戰場。
..................
端門處,隨著大股禁軍的加入,三王的私兵漸漸支撐不住。
偶有疑惑計程車卒,抬頭看向端門城樓上被少量私軍保護著的皇帝、太后,也錯誤地以為是叛軍裹挾了陛下。
城樓上的諸王百官無論如何喝令禁軍停手,殺紅了眼的禁軍也不可能停下來的,況且他們的聲音,在混亂嘈雜的戰場上,隔著這麼高的城牆,根本不可能清楚聽到。
其實還有一種破局的辦法,那便是小皇帝元詡和胡太后親自走下城樓,開啟被封上的城門,去向叛軍說明情況。
見到皇帝和太后,這些增援過來的禁軍士卒膽子再大也不能當面揮刀的,他們可不是形同元乂私軍的那些心腹禁軍。
可一方面皇帝和太后面對這種場面早就停止了思考,大腦完全是一片空白。另一方面,即便是有人告訴他們,小皇帝元詡和胡太后也不可能有膽量離開安全的城樓下去的。
他們不知道眼前計程車卒到底是元乂的心腹,還是普通的禁軍士卒,誰又能保證這些殺瘋了計程車兵不會行弒君之舉呢?
大旗下的元乂,得意地看著這一切,王公百官的呼喊是完全徒勞的,局勢雖然起初有些走偏,但最後還是回到了他的掌控之中。
“你做的很好,等此間事了,該升個常侍了。”
笑著拍了拍身旁騎在馬上的叛徒張景嵩,元乂的心情一片大好。至於所謂的常侍,莫說沒有東漢十常侍那般威風,便是有,在他這個大將軍面前,也不過是走狗罷了。
唯一讓他有些不爽的是,元冠受那小子反應倒快,趁著軍陣沒合攏,竟然單騎跑了出去,讓他溜了,以後搜捕起來還是一樁麻煩事。
不過這些無關大局了,元乂盤算了一圈,沒什麼遺漏的地方。
眼下他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三王的私兵開始漸漸支撐不住了,就算是拖下去,時間也站在他這一邊。
再拖一陣子,他父王的大軍就會抵達洛陽,洛陽所有的城門都已經關閉,並且在他的心腹掌握之中,城外邙山大營的齊王根本就掀不起什麼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