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距離,對於曲速引擎機甲來說,卻根本不算什麼,眨眼即逝。

而如此超高速度,超高機動的機甲,特別是在通訊技術以及雷達技術困於光速極限的情況下,這對駕駛的戰鬥素養,要求的更高。

瞬息之間,生死即分,絕大多數的戰鬥,需要在預判和下意識的戰術激動完成。

隨著訊號傳遞,戰鬥倒計時開始。

……

“還有三十秒開始戰鬥!”

“十秒!”

“五秒!”

“四!”

“三!”

“二!”

“一!”

“開始!”

控制檯看到的,都是十幾秒延遲之後的戰鬥畫面。

戰鬥剛剛開始,雙方機甲,第一時間從正常空間中消失不見。

“從啟動到進入曲速航行模式耗時零點一秒!”

“按照我們的設計,最佳值是在零點零八秒到零點一二秒之間浮動。指標正常!”計量人員緊張彙報。

靜止狀態到進入曲速航行模式很重要,不論是追擊敵人,還是進入曲速氣泡進行防禦,這都非常的重要。

可以想象,被打斷曲速航行模式之後,誰重新進入的快,必然會佔據更多的優勢,哪怕是零點一秒的差距,可能就是生死之間的差距。

雙方速度很快。

有限的雷達資訊中,兩者持續釋放的測試訊號波,彷彿瞬移一般,一瞬間跨越漫長的距離。但這是一種錯覺,只是因為速度太快了。

“雙方正在加速。”

“靜止速度加速到三倍光速,耗時五秒。”

“好快!”

“動力功率輸出達到峰值!”

“曲速加速斜率二點一三,物質損耗加速,未達到警告線。”

“滿功率模式下,當前空間狀態,預估滿戰力作戰時間零點五標準地球時。”在行星系最內裡的空間交戰,每秒都是大量物質損耗,滿功率能打上半小時,已經相當不錯。更何況,星際作戰,滿功率長時間作戰的機會並不多。

“雙方開始進入超功率狀態,動力輸出百分之一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