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兩臺突擊者,各自的兩根腕足上,熟悉且危險的藍色電芒瘋狂跳躍,一瞬間從根部湧向末端。

嗖嗖嗖!

剎那間,火線再次撕裂長空。

半空中,頓時便有導彈被凌空打爆。

同一時間,生物作實驗室。

無人機大隊裡的操控命令,從一開始幾乎就沒停止過。而且,隨著時間過去,距離目標越發接近,指令就愈發的緊張且急促!

漫天火線中,無人機如同空中飛鳥,在火線間隙中穿梭行進。

“探測雷達全功率開啟!”

“沒有檢測到任何電磁波掃描!”

”重複!沒有檢測到任何電磁波掃描!“

“蛇形擺動機動行進!”

“是!”

砰!

畫面一閃,螢幕一花,宣告連線的無人機已經被擊碎,支離破碎。

“x3032被擊毀!”駕駛員嗓音沉重彙報,“測試任務一,二,三項完成!請指示。”

“原地待命!”

“是!”

每一臺無人機,都攜帶著各自的任務。

畫面中看上去是齊心協力,不顧生死朝著突擊者衝擊,不過,那只是一種最直接層面上的爭鬥。真正的戰鬥,是在這些任務執行過程中不斷完善中的資料模型!

一個超算叢集,自戰鬥開始的那一刻,就在不斷匯總收集到的資料資訊,按照專家組不斷推論的模型方案,對突擊者的效能進行不斷的迭代和推演。

突擊者的各項效能和指標,在不斷的被量化和清晰。

同一時間,外界。

空中漫天火線。轟鳴聲,爆炸聲,從戰鬥開始的那一刻開始就沒有間歇過。

空中快速推進的導彈,時不時被擊中爆碎,一臺臺戰機呼嘯,引擎轟鳴狂野奔放,機動動作卻如同蝴蝶一般,不斷在火線四周見縫插針。

簡直是暴力和優美的統一體。

馮夢菲正在記者生涯最高光的時刻。

空中狂風呼嘯,熱浪一陣接著一陣

馮夢菲語速急促,感情激動,依然戰鬥在直播的第一現場。

“觀眾朋友們,大家可以看到,戰況激烈。“

“我們的戰機在飛速接近突擊者。”

“這是我們華國最新一代的噴氣式無人機!”

“自本世紀二十年代開始,無人機技術,就已經廣泛應用於軍事領域,無人機擺脫了駕駛員相對機械脆弱的身體素質對戰機效能的限制。”

“機動效能上,它可以做出更大,更劇烈的機動!”

“進而機動能力更強。”

“它們還在戰鬥,我們就還有希望!”馮夢菲大聲喊道。

作為記者,從一個一線記者來說,專業的素養,是不能夠做出這麼明顯的方向性傾向,記者,應該以最客觀的角度,毫無偏頗的去陳述事實。

但是,現在,她剋制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和衝動。

正在這時。

“夢菲……領導簡訊!”姜可心在一旁比劃道,“他們讓我們小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