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張,每個月對應一張。”丁晴簡單介紹道。

“很好。”

“開始吧。“

操作員立刻將圖片展示到大屏上。

一屏三十六張,除去一張原圖,其他的三十五張,差不過代表了三年。

這一展現出來,眾人就立刻有了發現。

“好像真的挺相近?”

“相近?這何止是相近?這幾乎就是一副圖啊!銀河自轉一週差不多3億年,100年的天文星象變化非常小。”

“雖然我們得出的影象變形了不少,但是,可以確認,這確實是一副圖。”

“這麼說,程總的推測完全正確?”

“是真的正確!”

眾人再次陷入了無語的狀態。

“我算是真的長見識了,平日裡,我自以為心算能力不錯,我家那小子的高數題我也能夠直接給心算出來。但是程總這個。”那人用力搖頭。

“誰不是呢,我算是明白了,人和人之間,真的區別可以很大,同樣是一個腦袋,但是,就是不一樣。”

“給我這樣一幅星星圖,我除了看星星,真的看不出任何東西。”

“呵呵,誰不是呢。”

答案驗證了程翔的推論正確,眾人對程翔的信服進一步提高。

“丁主任,時間已經基本確定,我們繼續下一步吧。”

“好!”

下一刻,又一幀基因儲存資訊中的投影圖片送上大螢幕,36張新圖片,但是,和上一批圖片幾乎一致。

丁晴皺眉:”兩幀圖片太接近了。”

程翔看到也是眉頭輕皺,“確實太接近了,不過,這是視屏資訊,這樣的情況也在所難免。”

“希望他們每秒錄製的幀數不要太高,真要是幀數太高,那我們在有限的資料量下,能夠獲得的資訊量就太少了。”

“沒錯,程所,我們只能希望幀數不要太高。”丁晴非常擔憂。

“沉浸式3d影象每一幀的影象資料本身就非常龐大,差不多一幀就是1gb資料,從發現盒子到現在,透過電磁波接受到的總資料量16tb左右,再除去一些系統資料和其他結構資訊。”

“真正用來儲存影象資料的總量,不過12tb。”丁晴快速計算道。

“一張圖片1gb,12tb,最多隻有1200張圖片,1200張圖片中,其中還可能有不少遺失和錯誤資料的。”

“真正能夠使用的會更少,如果外星生物錄製的重新整理率是60幀每秒,那我們可能就只有不到20秒的資訊。”

20秒!

這還只是60幀每秒的情況,如果更高,毫無疑問,這個時間會更少。

“希望能發掘點有用的資訊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