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為了儘量減少運輸的路程,透過各方面的協調,最終才促成了這樣一個特殊的先例。

另外由於丁兆同事先給所有的海外發射場地配置了宇航局內的優秀人員,讓他們來輔助特殊氣象衛星的發射,以及後續的啟用組建工作。

如果是在以前,衛星以及火箭的發射肯定要挑選適合的天氣。

尤其這次發射任務還需要幾個發射場地同時進行,這就更加嚴格的要求了前期的天氣情況。

但奈何現在地星的整體環境都處於一個冰冷的狀態,幾乎很難看到炙熱的太陽,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衛星都必須在惡劣天氣條件下進行發射。

這雖然對火箭以及衛星本身有著較高的要求,但眼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誰也沒有辦法保證後續會不會出現稍微好一點的天氣。

若是放在正常的情況下,為了等待天氣往後推遲一兩個月都是完全沒問題的,可現在人類的時間總共就只剩下四個月,根本容不得一天的耽擱。

所以在透過詳細的研判之後,最終還是決定在9月1日這一天進行氣象衛星的發射。

來執行星源科技提出的第二套方案。

不過為了保證任務的成功率,更是邀請了星菱來參與的火箭以及衛星狀態的實時監測。

以方便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及時進行調整。

對此無論是丁兆同還是航天局方面,自然都是熱烈的歡迎。

甚至巴不得星菱也參與進來。

主要他們都非常清楚這次任務代表了什麼,如果在他們手中失敗,不管遭遇了什麼樣的變故,這都將是難以洗刷的恥辱以及罪名。

所以只要能夠提升此任務的成功率,別說是加入一個高階人工智慧,哪怕牛庚親自上陣都完全沒有問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經過人類安全聯盟虛擬會議的全票表決,最終決定將對這一次發射任務進行全球直播。

所有人屆時都可以平臺網路終端進行線上觀看。

而之所以選擇這樣做,其實也非常好理解,因為所有人都明白這次發射任務所代表的含義。

如果一切順利,那自然是皆大歡喜。

為人類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

但要是中途出現意外,那麼就只能迎接四個月後到來的極端天氣。

進行全球直播的話,可以讓大家有一種自己在與命運作抗爭的代入感,這樣的話就算最終失敗起碼不會太過不甘心。

最可怕的是那種不明不白的死去。

於是在要進行全球直播的訊息宣佈之後。在網上也瞬間引起了巨大的反應,大多數人都對此表示支援,並且保證會按時觀看這場史無前例的發射任務。

畢竟這場發射任務從某方面來說,完全可以當成是拯救人類文明的一次偉大行動。

9月1日,星期三。

上午十點多。

各個承載著特殊氣象任務衛星發射任務的各大發射場地,均已經準備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