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

還向華科院方面借了不少的人手以及裝置,為此楊溫茂自然是無條件支援。

畢竟事關人類文明能否順利延續的大事,任何人任何勢力都要為此讓步。

至於為什麼不將特殊氣象衛星的一部分製造任務分配給其他勢力,主要是因為放眼全球能夠自主製造出這種滿足條件,可以透過各項測試的氣象衛星的勢力,也就只有星源科技一家。

就連華科院也只能做輔助配合。

正因如此才使得星源科技需要面對的壓力呈數倍的增加,要不是有著牛庚和星菱這兩個主心骨撐著,恐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放棄希望。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顆顆特殊氣象衛星從龍湖園區的生產線製造出來,距離任務完成的目標越來越近。

可同樣地星地面上的氣候溫度也在持續的下降過程中,雖然從日期來看仍舊處於炎熱的夏季,可實際溫度卻和冬天沒什麼兩樣。

這使得民眾的生存慾望逐漸降低,開始有一種放棄希望,社會產生動盪的表現。

而往往這個時候也是最為關鍵的時刻。

只要能夠撐下去,人類文明必然會更加團結,也更有希望度過這次災難,可要是撐不下去,社會將徹底變得混亂不堪。

很多人都會選擇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內盡情的發洩,這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為到那個時候人類將不能再稱之為人類,完全和野獸沒有什麼區別。

於是為了在如此關鍵的場合下保持局面的穩定,人類安全聯盟為此召開了一項專項虛擬會議,在全球各地同時派遣軍隊入駐各大城市街道。

進行二十四小時不停的巡邏。

以此來威懾人心。

儘管這樣做更讓人有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但起碼可以保證局面的穩定,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更重要的是,這樣做也是為了給星源科技方面爭取時間,讓他們可以在安靜的環境下高效率製造特殊氣象衛星,要不然的話人類文明恐怕就要徹底斷絕傳承。

一晃幾個月的時間過去,就當日期來到八月份時,龍湖園區總算完整成功的製造生產出了系統網路所需的幾十顆氣象衛星。

在得知這個好訊息後,牛庚幾乎沒有任何遲疑,第一時間便和丁兆同建立了聯絡。

因為牛庚知道眼下距離地面溫度,徹底下降到人類無法生存的範圍是也就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所以必須確保儘快將這些特殊氣象衛星發射。

順利建立起完整的系統網路,以此來改變外界的天氣。

更重要的是在這次發射任務中絕對不能夠出現任何的問題,哪怕是極其細微的失誤,都絕對不能出現。

因為人類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第二次嘗試。

可以說所有人的期待都放在了這個方案上。

如果最終完整的系統網路沒有辦法組建成功,或者中間某個地方出現了問題,都沒有剩餘的時間來重新挽救,或者製造新的特殊氣象衛星進行補救。

其實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在執行如此重要的發射任務時,一般都會提前準備備用的衛星或者火箭。

這樣的話就算發生出現問題也能及時進行替換,不會影響最終的進度。

但很可惜氣象衛星的製造成本以及時間實在是太高了,這使得龍湖園區方面僅僅製造出了四十多顆用來組建系統網路的氣象衛星,根本沒有任何能夠替代它們的存在。

牛庚正是明白這次發射任務的問題,這才第一時間聯絡了丁兆同。

想讓他確定具體的狀況。

主要想組建成完整的系統網路,就必須要保證氣象衛星同時升空,進入預定軌道才行。

否則一旦某個衛星出現偏離,就會導致全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