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星耀的出貨量越來越少,恐怕真要徹底斷貨。”

“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真心不想看到這麼好的一個國產品牌涼掉啊。”

“估計星源科技極大機率還是會和維軟合作,以後可能看不到星耀這個手機電腦品牌,但使用了繁星系統的產品還是會繼續有的。”

“牛總還是安心做遊戲吧!”

“不到最後一刻,我絕對不會相信星耀涼掉,你永遠可以相信牛總。”

而對於網路上的這些言論,牛庚並沒有過多關注,因為他此時正在帝都的華科院內,實地探查詳細情況。

“楊院長,高階晶片製造技術究竟研發到何種程度了,星耀目前的庫存晶片可已經所剩無幾,不出一個月就會徹底斷貨,成為一家沒貨可賣的知名品牌。”

接待室內,牛庚坐在沙發上,眼神始終注視著對面的楊溫茂。

隨行的秦小曼和何光,則分別站在兩旁。

相比幾個月前接受總檯記者專訪時的激動興奮,此刻楊溫茂卻像是被霜打的茄子,能夠看出整個人的情緒非常低。

稍微組織下語言,才開口講道:“牛總實不相瞞,以院裡目前的研發進度,要想順利製造出高階晶片,恐怕還需要一點時間,之前我確實有點想的太好了。”

楊溫茂的話並沒有說錯。

在星菱這種強大的智腦沒有出現之前,院裡的所有研究人員,都是採用最基本的研發方式,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

和海外技術相比足落後許多年。

所以在見識到星菱的超強計算能力,和驚人的研發效率後,巨大的落差感之下難免會有些飄飄然。

對高階晶片製造技術多了點輕視,認為短時間內就能徹底解決這一困擾國內多年的難題,甚至公開給華科院定下了時間目標。

可隨著深入瞭解,眾人才發現星菱也並不是萬能的。

面對高階晶片製造相關這麼多項技術,想短時間內全部攻克,確實沒那麼容易。

其實牛庚在來之前也基本猜想到了華科院的情況,肯定不會太過樂觀,否則按照楊溫茂的性格,如果真有什麼重大進展的話,肯定會第一時間告訴他。

不過既然來了,那就是為解決問題來的。

所以牛庚倒沒有責怪楊溫茂什麼,反而詢問起具體情況:“現在還剩下什麼技術沒有攻克?”

“其它幾項技術我們有把握在一個月內解決,目前只剩下高階光刻膠還需要一段時間研究。”

楊溫茂並不知道牛庚為什麼突然問起這個,畢竟涉及專業知識,外人就算知道具體狀況,也根本沒有辦法解決。

但畢竟華科院和星源科技是合作關係,所有進展情況都是互通有無的,自然也不會有所隱瞞。

聽到主要問題僅剩下高階光刻膠,牛庚頓時又輕鬆不少。

他這次來帝都,除了是想知道研發的具體狀況外,還打算使用最佳化點解決剩下問題,爭取讓國產高階晶片儘快投入到製造階段。

主要星耀確實沒有太多時間等待了。

原本牛庚以為尚未解決的技術會有很多,將使用不少最佳化點,來之前甚至已經做好了大出血的準備。

可沒想到居然只剩下高階光刻膠這一項難題,如此一來就不用消耗太多的最佳化點。

想到這裡,牛庚也不在遲疑,當即又說道:“我在學校裡的時候,化學方面一直是強項,不知道你們的高階光刻膠研究到了什麼階段,或許我可以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