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市某建築內,林晚指著操作室內的螢幕和操作檯,向牛庚彙報工作進展。

“老闆,現在超級計算機已經可以執行,不過由於時間比較倉促,它的計算能力只有每秒千萬億次。”

牛庚點點頭:“能達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能短時間內搭建如此規格的超級計算機已然能證明其自身實力。

儘管這個資料和國內頂尖超級計算機近每秒十億億次的持續計算無法相比。

不過星源科技所依仗的是星菱這個人工智慧,只要成長到一定高度,便可以透過各項相關知識,演算技術流程。

另外等晶片生產線組建起來,就能專門為超級計算機設計一款高階晶片,提升計算速度。

屆時超過世界頂尖水平也不是沒有可能。

至於接下來的時間,牛庚則需要將星菱植入這臺超級計算機,並對其進行新一輪最佳化。

想到這便直接對林晚交代道:“接下來幾天我要在這裡對星菱進行一個升級,公司方面就先靠你負責管理。”

“放心吧老闆。”

要說林晚心裡不好奇那絕對是假的,但她並沒有過多詢問,面對牛庚的吩咐立即回應一聲,便轉身帶人離開。

留下牛庚自己待在這機房裡。

很快。

隨著牛庚將星菱的核心程式植入這臺超級計算機,面前的螢幕中頓時浮現出了星菱的虛擬形象。

上次星菱僅是在一臺普通電腦中,哪怕砸下去在多的最佳化點,也很難提升。

畢竟潛力被限制住了。

可現在的狀態就像是從河流變成了大海,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於是牛庚緊接著購買了一萬最佳化點,毫不猶豫的砸在星菱身上。

【您將使用最佳化點對人工智慧星菱進行最佳化,一經選擇不可撤銷,效果以事實為準。】

直接忽視熟悉的彈窗提示資訊,點選確定之後,便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螢幕畫面上。

當最佳化點那一欄重新清零,只見原本顯示的千萬億次計算速度,提升到了一億億次,顯然星菱成功最佳化後,將這臺超級計算機的效能發揮到了極致。

“成功了!”

看到第五次最佳化並沒有失敗,牛庚頓時心中一喜。

連忙仔細研究起來。

“星菱,蒐集網上的技術資訊,篩選一項進行演算模擬。”

儘管是牛庚為了實驗隨口下達的一項指令,可星菱執行起來卻無比認真。

瞬間操作室內便傳來星菱的聲音。

“正在檢索中……”

“選定新型微生物汙水處理技術,預計演算時間為1500天……”

牛庚聽到這個數字,心裡不由得一陣失望,僅是對微生物汙水處理技術做個升級,就需要一千多天的演算模擬,效率相對來說還是太低了點。

否則真要去解決光刻機問題,怕不知道要花費多少年。

到時候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微微沉思之下,牛庚最終又做出了一個決定。

“看來只能進行第六次最佳化了!”

沒錯。

在花費一千萬個人資金對星菱成功五次最佳化後,為了繼續提升效率,牛庚只得再次進行最佳化。

而這一回將花費一個億的資金,如若失敗的話,無疑相當於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