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再次談判(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這些,都應該是得益於廠長的特殊感情,都說他送別106艦的時候,這位六十多歲的老頭淚流滿面,兩年後鬱鬱而終,不知道有沒有藝術加工的成分在。
但是這些也都說明了,他是希望這艘大船有個好歸宿的,也只有中國有能力讓他獲得新生。
而老貝爾在當廠長的時候,馬卡洛夫是總工程師,然後接任他當了廠長,而且關係還不錯,這就是李衛東的機會。
花錢的事情自然好說,而且李衛東的錢大部分都是來自於當初的英鎊危機,還有小日子過得不錯的日國外匯市場。
一個是開啟中國殖民史的國家,一個是侵略中國的國家,花他們的錢幹這個事情,那是相當具有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至於老貝爾願不願意,這些在金錢面前還重要嗎?
而且對於老貝爾來說,他既不是蘇俄人,又不是烏克蘭人,而且應該是痛恨這些當政者。
李衛東猶豫了一下,還是去了一趟大使館,這個事情他一個人是肯定辦不成的,就算成了,也進不了領海,而且有了這些關係,事情也會容易很多。
李衛東也怕空歡喜一場,但是總得嘗試以後再說,反正這船是肯定要賣的,這次行不通,算是為以後打個基礎也不錯,總歸不是無用功。
李衛東已經做好了準備,如果這次談不成,下次他同樣會參與他們的招標!
而且現在西方的眼光都在蘇俄內部和南聯盟,他們認為下一個被搞垮的才是中國,現在對中國還只是下一個假想敵。
九月二十三日,老薩同志宣佈悉尼為2000年奧運會舉辦地,所有的中國人都以為聽錯了,我們鮮花都準備好了,你說不是京城,玩我呢?
當頭一棒不會打死中國人,只會讓人們繼續努力,中國人具有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
在同一天,老基裡貝爾告訴他,斯柯達的質量官斯納德要見他這位幕後人。
李衛東猶豫了許久,還是覺得見一見,如果想辦成這件事情,無論如何是繞不開大眾。
既然他們想見,李衛東自然不能慫。
不過李衛東還是把地點定在他自己住宿的酒店,至少是自己的地盤熟悉,不用擔心無論是老基裡貝爾還是這位質量官,搞什麼花樣。
老貝爾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並沒有介紹施納德後面的這位老人,但是李衛東感覺到有些熟悉,似乎在哪裡見過。
介紹完之後,老貝爾並沒有參加這次會議,不知他們是否有過什麼約定,但是臨走的時候,看李衛東的眼神有些怪異。
至於翻譯,他相信李衛東肯定有,而且對方如果說英語,他也沒有絲毫的用處,更何況他參加這個會議有些不合適。
在李衛東的印象中德國人是可以說英語的,英語在他們國家普及程度非常高,而且剛才的介紹中這兩位也都是用英語打招呼。
既然說英語,他在港島帶的人就沒有問題了,而且對方只有三個人,所以他也只帶了丁原和葛國樑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