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菊鬥羅的往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紙片上是一個人名—丁寧,這名字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普普通通,但是看到這個名字的月關卻如遭雷擊,他的手原本扶在這張老舊的石桌上。
但是此時他的手忍不住的在顫抖,身體內的魂力彷彿不受控制的逸散出來,雖然他魂力只有92級,在封號鬥羅中算不上強大,但是這飽經風霜的石桌哪裡經得住這魂力的洗禮。
月關手掌下的石桌部分直接被他握成了粉末,整張石桌也在魂力的影響下寸寸龜裂。原本奇茸通天菊的種子就被放在石桌上面,現在沒了支撐自然跌落在地面之上。
要是平日裡的月關斷然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他的住所裡滿是新奇的花朵,平日裡他對待這些花如同對待兒女一般溫柔。普通的花朵尚且如此,更別說奇茸通天菊了。
哪怕剛剛他還把這些當做寶貝,強忍著不捨扭轉了目光,但是現在這些種子在他眼中如同塵土,絲毫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取而代之的是被怒火充斥的雙眼。
“他在哪....”
“現在可以考慮之前的事了嗎?”比比東都沒想到月關會有這麼大的反應,但是現在看來她低估了這件事在他心中的分量。
“可以,把他的訊息給我,只要真的是他,從今以後我和老鬼為您馬首是瞻。”他二十多歲時結識了鬼魅,之後兩人就結伴遊歷大陸,從二人發現武魂融合技到加入武魂殿,再到二人雙雙突破封號鬥羅過去了近四十餘年。
這四十年來他一直再找這個人,可惜結果是查無音訊,這個年代沒有完善的戶籍制度,一個人隱姓埋名後太難尋找了,哪怕後來他借用了武魂殿的力量也沒有找到這個人。
如果單獨這一個名字比比東知道也不奇怪,畢竟他借用過武魂殿的渠道,比比東身為聖女想要查到這個自然是不難的。但問題是比比東此行的目的是招攬他,為此甚至帶來了奇茸通天菊的種子。
奇茸通天菊別說種子了,他遊遍大陸甚至沒有見過任何一朵相近的菊花,比比東能弄來這個已經出乎他的意料了,要不是她要做的事太危險他就已經接受了。
所以說比比東不可能是平白無故提起這個名字,她一定是有了更多的發現,不然不會來招募他。論戰鬥力他不是特別出彩,在封號鬥羅中算的上優秀但絕不是頂尖,比比東費這麼大力氣找這些東西不可能只為他一個人。
他身上能被看得上的東西思來想去也只有和鬼魅的羈絆了,鬼魅和他永遠是同一陣營的,所以只要能招募他就等同於招募到鬼魅。
面對奇茸通天菊的誘惑他可以忍耐下來,但是面對這個人的資訊他忍不了,這是困擾他四十年的心魔,只要比比東能幫他處理這個問題,那麼暗中找機會對千尋疾下手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石桌的崩壞讓月關本來放在桌子上的東西同樣散落一地,紙包之內幾塊月餅,幾朵菊花,還有那一捆香燭均已經滾落在地,而月關的思緒也隨之回到了50年前...
“姐姐,姐姐,我覺醒武魂了,和你一樣都是菊花武魂,”
月關出生時母親因難產而去世,父親雖然是一名魂師但是魂力等級不高,只能在最低階的獵魂團裡討生活,後來因為一次團隊的內訌而死。
他並沒有留下什麼,只留下了一棟房子,年幼的月關是被他的姐姐撫養長大的,姐弟二人一直相依為命,平日裡月關的姐姐月雯只能靠賣花和打雜維持生計。
她的武魂同樣是菊花,可惜卻沒有魂力無法修煉,父母去世時她也才十幾歲,一個半大的孩子就透過這種方式帶著月關生活著。
“姐姐,武魂殿的魂師說了,我先天魂力有五級,可以修煉呢。”武魂殿覺醒時雖然會招募天賦出眾的人直接加入武魂殿,但是月關的武魂此時看上去只是一朵菊花,先天魂力五級也屬於中等,所以武魂殿的人並沒有對月關啟用自己的招募名額。
“我很快就能修煉到魂師的,到時候就有有補貼的金魂幣了,那樣姐姐你就不用那麼累了。”
月關的臉上洋溢著笑容,擁有魂力,這意味著他此時已經是一名魂士,雖然日後的路不清楚,但是武魂殿負責覺醒的大魂師已經跟他說了些相關的東西。
其他東西月關沒有在意,他在意的是補貼,賣花的收入不穩定,月雯更多的還是靠給有錢人家打雜做家務來換取費用,但這樣兩個人的日子還是過的很清苦。
“小關關真棒,走吧,今天回家給你做好吃的。”月關有魂力可以修煉月雯自然很高興,但是高興的同時一絲憂愁也出現在她的心頭。
她想送月關去魂師學院,但是魂師學院的學費太貴了,雖然這些年她攢下了一些積蓄,但是最多能夠負擔兩年的學費。
雖然初級學院有工讀生名額,但是工讀生這個東西從來都不是想加入就加入的,一個村子只有一個名額,這名額都是留給本村的人的。
有些偏遠的地方甚至是好幾個村子共用一個名額,月雯和月關因為父母雙亡,在村中屬於被欺負的一對,那名額根本輪不上月關。
剛剛月關就已經說了,村長家的孩子也有覺醒了魂力,雖然村長家的條件比自家強多了,但是以月雯對村長的瞭解他必然會把這個名額留給自己的孩子。
日子剛剛好過一點,如果送月關去學院那麼兩人的生活就又會回到起點的位置,但是思索之後月雯還是把月關送進了魂師學校。
初級學院還好,學費雖然不低,但是月雯數年的積蓄,平日裡的努力,在加上月關成為魂師後的補貼還是勉強夠用的。而且月關平日裡學習認真刻苦,很得一個老師的喜歡,在他的幫助下雖然不能減免全部學費,但是也有了半工半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