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襄王府的佃戶,歡歡喜喜的領了新農具,並且很多人都試用了新農具,都覺得十分好用。.。

還有大型手動的揚穀機,腳踩式水車,最新奇的要屬耬車。

當這個,前有三腳,後有一個立腿的東西被做出來時,所有人都驚呆了。

木香給他們解釋,這東西主要是為了省人力播種,可以適用一些面積較大的農田。

可以大面積的播種,大豆,麥子,玉米等;。

一人在前面牽著馬,或者騾子,後面一個人握著耬車的把手,以便播種。

速度調節,可以根據前一個人拉馬的速度來更改,速度不同了,播種的密度就會不同。間距也可以調,種子放在耬車上的木筒裡,底下有小洞。

它還有一個最重要最重要的優勢,就是前面的三個腳,是三個小型的鐵犁。

就是說,種地之前,不用再犁田了,省了一個大麻煩。

了水稻跟油菜不適宜之外,其他的穀物,都可以。

為了趕製這一批農具,木香從赫連晟的御林軍中,挑了十幾個能工巧匠,邊班邊點的打造。

光是這一個耬車,她就命人打造一百輛。

這些不全是給佃戶們的,她還要送一半,給邊關的守軍。有了順手的農具,他們自給自足的勁頭才會更大。

而她打造的這一批農具,在京城掀起不小的風浪。

不少大戶人家都想買她的農具,那些人倒不是全為了減輕佃戶的負擔,他們想的,是提高佃戶們幹活的效率,這樣他們也能收更多的租子。

可是他們買不了農具,與銀子無關,與個人恩怨也無關。

木香讓康伯給他們開的條件是,想要農具可以,她連錢都不要,可以免費送他們。

不止如此,以後襄王府的佃戶有了新農具,他們也能得到一樣的待遇。

但是必須跟她籤一紙契約。

契約內容很簡單,他們每個人封地上,收的糧食,必須賣給襄王府,價格按著三年的平均市價收購。說,一定要好評

簽了這一紙契約,他們就不能再把糧食賣給別家;。

不管利益多高,條件多優厚,都不可以,否則這一紙契約,有權把他們告上公堂

這一紙契約的事情出來,又讓全京城的人看傻眼了。

唐墨直呼,她比奸商還奸商,走一步想三步。難怪看她最近,潛心研究農具,還以為她只是為了做好拿去賣錢的。

萬萬沒想到,她的目標不在這幾個小錢上,而是要做空木清揚。

誰讓木清揚號稱,南晉第一大米商呢一旦他收不到米,這個第一米商的帽子就該癟了,成了光桿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