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籟營設定的舞臺和其他選秀節目相比還是大差不差的。

但是在舞臺的前方還安排著上百個座位。

這是選手的座位,並不是觀眾席。

這些座位從上到下按照五塊分佈。

最上面的為A級區。

一號到九號,共計有九個座位。

A級選手永遠都只有九位。

這也是代表著九位最終可以出道的選手。

而一號自然就是那最強者,C位出道。

之後的幾排分別就是B級,C級,D級,E級和F級這五個區域。

每個區域最多可以坐23個人。

當然這周結束後還坐在F級區域的人自然也就被淘汰了。

最殘酷的是,每一週結束之後節目組就會從E級開始撤銷一些座位。

想要留在舞臺上就要想盡辦法向上爬。

不然下一個淘汰的就是自己。

這樣的規則也就註定了這次比賽的殘酷和激烈。

而且預計在第一週都會有一大批渾水摸魚的人被淘汰出局。

這第一次入座因為沒有導師評級,所以大家都是按著自我評級向著對應的位置走去。

吳舒桐自然是走向了D級區域。

這裡的位置自然就在比較下方的位置了。

而且選擇D級的人也比想象中要少一些。

和吳舒桐一樣一開始就向著D級區域走的人並不多。

估計也就十幾人。

反光A級區域居然出乎意料得多。

足足有二十多人向著A級走去。

此時,鏡頭是一直對準著所有人的。

這樣讓選手自己選擇座位也是節目組刻意安排的。

一群人爭搶起來才好看。

他們知道觀眾想看的,就是要這種衝突。

要衝突有矛盾,才有熱度。

大家和和氣氣得做戲這套早就不吃香了。

大家都是第一次當人,誰會讓著你啊。

還講姐妹情深啥的。

誰信啊。

女生還不知道女生啊。

一個大學寢室一共四個人,卻建立了四個微信群。

這種事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