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蠱王墓 非正式章節(第2/3頁)
章節報錯
劉洪搶著回答“當然知道了,” [space]
“1.聖道之劍:軒轅 [space]
2.仁道之劍:湛瀘 [space]
3.王道之劍:赤霄 [space]
4.威道之劍:泰阿 [space]
5.高潔之劍:七星龍淵 [space]
6/7.摯情之劍:干將/莫邪 [space]
8.勇絕之劍:魚腸 [space]
9.尊貴無雙之劍:純鈞 [space]
10.精緻優雅之劍:承影” [space]
周旭邪魅一下,嘴角微撇“那你們可曾聽說孔週三劍?” [space]
二人皆是搖頭,面帶疑惑看著周旭,期待他的解釋。 [space]
周旭指著畫壁另一側,語氣滿是唏噓,“孔週三劍:一曰含光,二曰承影,三曰宵練。” [space]
“上品含光、中品承影、下品宵練,此排名並不是按照威力,而是按照人的境界排名。” [space]
“上品含光者是入道合體之狀,中品承影是遇道引信之狀,下品宵練是為按道守習之狀。” [space]
“傳說藏劍名家孔周,得到承影劍之後的一次偶然機會,發現鑄刻在劍身上的銘文中“影”字略微有些鬆動,他用力按去沒有反應,再向外猛拔,只聽喀的一聲輕響,劍柄分作兩截,一截短小的劍柄赫然露出。” [space]
“待他慢慢拔出,只覺得劍身在逐漸的抽出,可就是無法看到,孔周用手一碰,一縷血線緩緩流到地上,自己不知不覺已經被劍割傷。走進屋中陰暗之處,才終於看見此劍的全貌,一旦光線照及劍身,又看不到。” [space]
“運劍遠揮,只覺劍柄劇震,轟的一聲大響,丈餘外的牆壁竟然被髮出的劍氣洞穿。這柄劍就是含光。” [space]
只見他手指畫中女子手中之劍,劍分兩柄,皆為虛影,無影無形。 [space]
但細細看來,女子錦繡之上卻有若隱若現的劍影映帶其上,二人深知這便是周旭所言的承影與含光二劍。 [space]
孔周是春秋時期衛國人,衛國先後建都於楚丘(今河南滑縣、帝丘(今河南濮陽、野王(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衛武公時一度強盛,平王東遷時,曾出兵勤王平戎。 [space]
公元前254年,在戰國後期,衛國領地成為魏國的封君之地。公元前241年,秦國攻取衛國的濮陽等地。公元前239年,衛元君被迫遷往野王,衛國此時已名存實亡。公元前209年,也即在秦朝時期,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衛國徹底滅亡。 [space]
三人知歷史上從孔周以後既未曾聽聞含光劍的所屬,也未曾聽見含光埋劍之處,又見畫中所畫含光劍,便已知曉含光劍定然隨孔周深埋地下。 [space]
根據畫中所示,三人明白,含光劍定然是深埋在原衛國遺址中,而衛國早已隨時間流逝而掩埋在歷史的塵埃裡。唯一知道表示如今的河南便是當初的衛國舊址所在。 [space]
畫中女子漫步於深水暗河之處,身著白服,手捧雙劍。身前是雄偉的宮殿,身後是巍峨的山脈。 [space]
女子踏著白玉堆砌的階梯,身後跟隨著龐大的送殯隊伍,隨著嗩吶等樂器走入墓殿。 [space]
三人看到這裡,畫中內容已到最後,沒有了後續,三人直急得抓耳撓腮,不知所以。 [space]
周旭想起孔周發現含光的傳說,手指輕輕觸碰畫裡劍身上那唯一一個米粒大小的“影”字,只聽“滄浪”一聲。 [space]
棺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慢慢向四周開啟,棺底慢慢升起。直到棺槨徹底開啟,棺底升至大腿高度,一切異動都停了下來。 [space]
周旭看著眼前精美的棺底下又一層華美的棺槨,和劉洪兩人皆是目瞪口呆,原以為上面那層精美絕倫的棺槨已經夠氣派了,沒想到還有更加氣派的。著實令三人大開眼界,直呼內行。 [space]
三人用探龍爪勾住棺槨邊緣,用盡全身力氣,慢慢挪動棺蓋,棺中的一切這才水落石出。 [space]
只見棺中躺著一位身高七尺,面帶玉器製成面具,身穿精美雲紋冕服,腰挎玉飾,腳踩金絲步雲履,手捧帛書的男子映入眼簾。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