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蠱王墓 第十八章:玄武印,鮫人炷(4200字)(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四扭頭對我們說:“這六具鮫人叫黑鱗鮫人,也即傳說中的“美人魚”,世界上已經有很多人發現人魚的屍骨了,美國海軍還曾捉到過一條活的,據說海中鮫人的油膏,不僅燃點很低,而且只要一滴便可以燃燒數月不滅,古時貴族墓中常有以其油脂作為萬年燈,東海鮫人其性最淫,口顖嗜血,都聚居於海中一座死珊瑚形成的島嶼下,那島下珊瑚洞,洞穴縱橫交錯,深不可知,那裡就是人魚的老巢,它們在附近海域放出聲色,吸引過往海船客商,遇害者全被吃得骨頭也剩不下,有人捉到活的黑鱗鮫人,將其宰殺晾乾,灌入它的油膏,製成長生燭,價值 金珠三千。但這種直接以鮫人屍體做燭的我還真是頭一次見到,真是一件怪事!”說完李四扭頭看向我,我知道他這是在考驗我的歷史學識。
我回想了一下關於鮫人的古籍記載,醞釀了一下說:“鮫人,又名 泉客。是中國古代 神話傳說中魚尾人身的 神秘生物。與西方神話中的 美人魚相似。早在幹寶的《搜神記》中就有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鮫人生活在中國的南海之外,善於紡織,可以製出入水不溼的龍綃,且滴淚成珠。”
“鮫人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外國的書籍中都有記載,據說它們的油燃點極低,且一滴就可以燃燒數日不滅。傳說秦始皇陵中就有用鮫人油製作的長明燈。 鮫人與美人魚不盡相同,西方的美人魚是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生活在大海中半人半魚的美麗生物,它們基本全部為雌性,善於唱歌,且歌聲優美動聽,可以攝人魂魄,並以它們的歌聲來蠱惑過往的船隻上的水手,使他們觸礁而亡,是一種致命的誘惑。”
“鮫人,魚尾人身,謂人魚之靈異者。中國古代 典籍中記載的鮫人與西方神話中的 人魚不同,他們生產的鮫綃,入水不溼,他們哭泣的時候,眼淚會化為 珍珠。鮫人的油,一旦燃燒將萬年不熄。”
“晉幹寶所著《搜神記》卷十二中說:“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此說《博物志》、《述異記》並載之而文小異。
“《述異記》捲上且雲:“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出蛟綃紗,泉先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餘金。以為入水不濡。南海有龍綃宮,泉先織綃之處,綃有白之如霜者。”又《太平御覽》卷八三引《博物志》亦云:“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博物志》也有記載:“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
我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繼續說到:“在中國最古的食譜...咳咳...博物志《山海經:海內南經》當中如此記載著:“伯慮國、離耳國、雕題國、北朐國,皆鬱水南。注:離耳,鎪離其耳分令下垂以為飾,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雕題,黥涅其面,畫體為鱗採,即鮫人也。”其中的鮫人外表是人頭魚身,長著四隻腳的魚,後來傳到了日本,成為人魚最原始的形象。山海經裡還有些描述看起來像是形容山椒魚、大鯢(娃娃魚)、 鰻魚、 鯰魚之類的水中生物,長得像人形,全身披覆著鱗片,感覺上比較接近人和動物的混合體。在搜神記與博物志裡有記載南海鮫人”
“就連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史學家太史公司馬遷都有關於鮫人的記載。在太史公司馬遷所著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中,有關於“人魚”的記載,其中提到:“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想了想,我確定將腦海中還記得的關於鮫人的古籍記載都說了一遍,仔細想想確認自己記得的鮫人的傳說都講了出來,我扭頭看向他們五個。卻看到他們五個都處於懵逼的狀態,就連我以為讓我說關於鮫人學識的李四都是一臉茫然。
看著帶愣的五人,我在他們眼前揮了揮手,將他思緒拉回現實。
他們五個直愣愣的看著我,就當我以為我的臉上有花時,他們五個開口了。
“牛逼!!!”
“厲害!!!”
“旭哥你太叼了你知道嗎?”
我看著李四:“前輩,怎麼樣,我說的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吧?”
李四茫然的看著我:“這關我什麼事啊?”
“啊”我吃驚的看著李四。
“不是前輩你讓我說的嗎?”
李四一臉疑惑:“我什麼讓你說了?”
我好奇的看著他:“不是你剛才使眼色看了我一眼讓我說的的嗎?”
李四一臉複雜的看著我:“我那是告訴你,我們可以開棺了,誰知道你整了這麼一出。”
“臥槽!”我大呼一聲, 我頓時感覺有一群草泥馬在奔騰,烏鴉在天上飛。此時尷尬的我只想在地上用腳指頭扣出一座三層別墅,這波草率了,是我自作多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