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蠱王墓 第一章:新的冒險啟程(第2/2頁)
章節報錯
傳說中製造毒蠱的方法,一般是將多種帶有劇毒的毒蟲如蛇蠍、晰蠍等放進同一器物內,使其互相齧食、殘殺,最後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蟲便是蠱。
蠱的種類有很多,一般影響較大的有蛇蠱、犬蠱、貓鬼蠱、蠍蠱、蛤蟆蠱、蟲蠱、飛蠱等。雖然蠱表面上看是有形之物,但自古以來,蠱就被認為是能飛遊、變幻、發光,像鬼怪一樣來去無蹤的神秘之物。造蠱者可用法術遙控蠱蟲給施術物件帶來各種疾病甚至將其害死。
放蠱是我國古代遺傳下來的神秘巫術;過去,在中國的南方鄉村中,曾經鬧得非常厲害,談虎色變,誰也不敢當它是假的。蠱之種類有十二種。蛇蠱、金蠶蠱、篾片蠱、石頭蠱、泥鰍蠱、中害神、疳蠱、腫蠱、癲蠱、陰蛇蠱、生蛇蠱、情花蠱。
癲蠱傳說多是壯族所為,把蛇埋土中,取菌以害人。
疳蠱又謂之 “放疳”、“放蜂”。據說,兩粵的人,多善為此。端午日,取蜈蚣和小 蛇,螞蟻、蟬、蚯蚓、蚰蠱、頭髮等研末為粉,置於房內或箱內所刻的五瘟神像前,供奉久之,便為毒蠱。
泥鰍蠱是用竹葉和蠱藥放水中浸之,即變有毒的泥鰍。
石頭蠱多是用隨便的石頭,施以蠱藥而成的。
篾片蠱是將竹片施以蠱藥後便成。
情蠱傳聞是苗族特有的,情蠱又名情花蠱,是苗族女孩子特有的,用“心血”加“蠱”練成,每日以心血餵養,據說十年得一情蠱,此情蠱可下在飯菜中,也可下在服飾上,苗族女孩子都以此情蠱下在自己的情郎身上。
傳說每月情蠱會發作一次,中了情蠱的人如果不吃解藥的話,在情蠱再次發作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忍受不住痛苦而選擇自殺了。
蠱是指將上百種毒物放在一起,讓它們互相殘殺,最後活下來的就是蠱 。而最毒的蠱叫情蠱,中蠱之人一想到自己心愛的人蠱就會啃噬他的心,讓他心痛。只有見到心愛之人,疼痛才會停止。
相傳他們的女子會在愛人的身上下蠱,美其名曰為情蠱。一但男方再與第二個女人翻江倒海,就會爆斃而死,當然那女子也不會獨活。 情蠱據說只有下蠱的女方才能接觸,代價就是情蠱一解,解蠱者(女方就不可以再有第二個男人了,不然也會爆斃而死。
關於蠱的故事《摸金筆談》之中也有記載,“據說從前有位養蠱的母親,她養的蠱看上了她的兒子,做母親的當然不願意害她的兒子。但是,蠱把她齧得很兇,沒有辦法,她才答應放蠱害兒子。當這位母親同她的蠱說這些話的時候,卻不知正巧被兒媳婦在外面聽見了。於是兒媳婦趕緊跑到村邊,等待她丈夫割草回來時,把這事告訴了他,並告訴他媽媽炒的那一碗留給他的雞蛋,回去後千萬不要吃。說完後,說完話兒媳婦就先回家去,燒了一大鍋開水。”
“等一會兒子回到家來,他媽媽拿那碗雞蛋叫他吃。兒媳婦說,雞蛋冷了,等熱一熱再吃。說著把鍋蓋揭開,將那碗炒雞蛋倒進滾沸的開水鍋裡去,蓋上鍋蓋並緊緊地壓住,只聽鍋裡有什麼東西在掙扎和擺動。過一會沒動靜了,揭開鍋蓋來看,只見燙死的是一條大蛇。”
而蠱王更是厲害,所有蠱蟲爭鬥才會出現一隻蠱王,蠱王結合了百毒之力,乃是世間至陰至邪至毒之物,凡是蠱王所到之處,群蟲退避,乃是蟲族王者。
而蠱王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把所有蠱蟲放在一個罈子裡,不給他們吃喝讓他們自相殘殺決出最強蠱,那就是蠱王。還有一種是天生地養的的蠱王,這種蠱王名為金蠶蠱王。
金蠶蠱王區別於上面的金蠶蠱,前面的金蠶蠱是由毒蛇、鱔魚、蜈蚣、青蛙、蠍、蚯蚓、大綠毛蟲、螳螂、蟑螂、四腳蛇、蜘蛛、黑頭鐵蟻裝在一個褐石土製的大陶缸裡密封,讓它們自相殘殺,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強大的吃弱小,最後只剩下一隻。這一隻形狀顏色都改變了,便叫做金蠶蠱。
而金蠶蠱王是天生地養的蠱王,古老相傳金蠶通體金黃色,體生九翅,可遠渡河海,凡金蠶出沒之地,群蟲匍匐不敢動。據傳說金蠶有九變,每一變金蠶都會從天地間獲得一個能力。
據行內傳聞苗疆曾有蠱王名為金蠶,已八變,第八變傳聞是冰蠶變,金蠶沒五百年一變,每一世金蠶只會有一隻,只有這一隻金蠶死掉才會誕生新的金蠶。
傳聞金蠶九變之後會成神,具體誰也沒有見過,別說九變金蠶,就連一變金蠶也沒有人見過,每次金蠶蛻變之時都是金蠶虛弱之時。此時的金蠶正處於最危險的時候,金蠶是神物,他能感知到人內心的想法,一般想要捕捉金蠶的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我連忙追問李四這次目的地所在的蠱王墓裡的蠱王是金蠶還是群蠱爭王形成的蠱王。要是前一種還好,這麼長時間早已經死了,若是後一種金蠶蠱王的話,這個墓絕對不是那麼好下的。
李四聽道我的話搖了搖頭,告訴我他也只記起來蠱王墓的事情,具體的情況他沒有想起來。我沉吟一會告訴他這件事我不能一個人做主,我不能拿大隊長和浩子的性命當兒戲,我需要和他們商量一下。
李四點點頭表示理解,他讓我和大隊長他們好好商量一下,商量好了給他一個答覆,我和李四互換聯絡方式。我把李四送出門外,看著李四消失在街角。
沉思了一會,我在群聊裡開啟了群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