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文彩慧也有說法。

“爸媽,在縣城買了房我們可以先不搬啊,等以後小木頭上幼兒園或小學的時候再搬,在縣城有了房子,以後小木頭方便上學,接受好的教育。”

“你看現在很多人都在縣城買了房掛片,為的就是以後孩子上學,甚至也能短暫出租幾年賺租金。”

“一本萬利,虧不了。”

這不是虧不虧的問題,老兩口面色糾結,家裡是前幾年蓋的二層小樓,住個幾十年不成問題,又不是沒有地方住,去縣城大老遠的,一多小時。

雖然開車不算遠,但畢竟不如在鄉下串門方便,離得近踏實。

“文峰的意思呢?”

女婿在閨女屋,沒出來。

自然是文彩慧不叫老公出來面對,那貨還沒下定決心,“他當然贊成,我們還差點錢,首付與簡裝的錢,不是買了房就搬,這幾年不搬放心。”

“現在你稀罕外孫,過幾年鬧騰調皮搗蛋或者我經常回孃家,你們就巴不得趕我走呢,未雨綢繆嘛。”

老兩口翻白眼,閨女嫁人算是解決了心頭大事,可不會煩回家。

老二上完大學也不會直接回鄉,肯定大城市打拼幾年,這幾年有老大還有外孫能陪著與看看挺好,不怕煩,就怕不熱鬧,年紀大了,天倫之樂。

“確定好了再說吧。”

文爸定言,“家裡前幾年剛蓋的樓房,可沒多少錢,別指望我們能支援你們多少,不指望你們還吧,起碼別總惦記著往外拿,還有你妹妹呢。”

“你妹妹上學還有以後嫁妝,一碗水得端平,你還是老大呢。”

“知道了,我記得呢。”

文彩慧笑嘻嘻,家裡太多錢沒有是真的,但老爸有工作還很穩定,老媽照顧家沒什麼收入,不過人緣口碑都不錯能去借,反正慢慢幾年能還上。

公婆那邊也能搞到一些錢,這就定了,必須縣城買房有個保障。

不買不行,不買咱就鬧。

……

“什麼?離婚…”

文彩慧回了公婆家,孩子在孃家帶著,這幾天都會在孃家,這次回公婆自己家,說的就是買房的事。

並且,還不能反駁。

“爸媽,是的。”

沐文峰一旁囁喏不語,文彩慧比較強勢,“木頭一個月三四千沒盼頭,去杭城灰溜溜回來還不夠丟人,我生的是兒子,以後成長教育與彩禮結婚,可不一定能遇到我這樣白給的。”

“萬一要十幾萬彩禮又要房和車怎麼辦,木頭他負擔的起嗎?”

“嫂子那靠不住,靠他自己又不行,還是離婚各過各的吧,反正我家二層樓房子大,我下面又是一個妹妹,孩子歸我以後能結婚在孃家二層樓。”

“以後二層樓都是小木頭的,但我不徹底回孃家孩子歸我,小木頭以後也不能結婚到那裡,不是嗎。”

“沒法過了,離婚算了。”

沐爸不言語,沐媽嘴哆嗦。

昨天剛被老大閨女氣了個半死,今天兒媳婦又要鬧,生孩子前就有點作的不行,脾氣大不幹活很矯情。

現在孩子生完了,月子也出了,還踏實安靜兩天,就開始了折騰。

之前她和兒子去杭城,就是兒媳婦攢合的丈母孃那邊,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