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咦?池黑犬突然曝照了?”

“這是在南金那孤兒院‘港灣之家’與老師和小朋友們包餃子吧。”

“年三十沒家可回,可憐誒。”

“呃我記得,冷青檸是南金人吧,楚仙穹也在南金,可以去的吧。”

“去啥去,一個離了婚,一個還沒結婚,大年三十去幹嘛,玩嗎?”

“樓上,你說的玩,正經麼?”

“池編,新年快樂哈。”

“微訊號多少,回個紅包唄。”

網路上的言評紛紛,池默發完動態後也就不再理會,可憐也好,變相博同情炒作也罷,都不重要;曝照,也只是證明今天,自己曾經留下過足跡。

“池編,多謝你這次捐助,讓大家能過上一次好年。”馮正德一邊煮餃子,一邊感嘆;作為院長,過年肯定要以身作則,回什麼家,這就是本家。

池默雖然也不會包,但照葫蘆畫瓢也能捏出個形狀,破不破不知道。

“馮院言重,這是我應該做的。”

環顧看著一圈圈大小朋友穿著嶄新的衣物鞋帽,池默還是很欣慰的。

小朋友們眼睛都很純淨,很開心。

今年所有夥伴們都穿上了新衣服,最近吃飯也都有了肉味,很香呢。

這一切,好像都是眼前這個大哥哥給予的幫助,所以今晚池默能來跟他們一起過年都很開心,我們有哥哥。

“馮院,其他曾經從港家走出的,有名有氣的人士募捐到了幾個?”

聽言,馮正德嘆了口氣,搖頭道:“實不相瞞,沒有幾個!匯款募捐大概有十萬,但人,一個都沒有來。”

“更多的,擺脫港家身份後,都不再提及或者相認,白眼狼太多。”

“不然,港家也不會這麼困難。”

池默默然,白眼狼嗎,也許是吧。

人性最不可琢磨,當年少童真隨著成長閱歷消失,能有幾人會正視。

就連原身,編劇功成名就後,也一次沒有真正回到港家這裡,只是捐助了一次錢款二十萬,不想過多牽扯。

普通群眾還好,越是名人越不想自身有汙點,或者經常被提及注視。

他能如此坦然面對,也只是因為魂穿並不怎麼在意世俗條框與身份。

一般人,或者大多人,真的很難。

算了,做好自己就成,其它邊去!

……

:“扁擔寬,板凳長,~”

:“哥哥弟弟坡前坐,~”

:“有個小孩叫小杜,~”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