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在無間(第2/5頁)
章節報錯
作為此次會議主持者張儀率先說道:“我們秦國此番出兵,只為解救大梁,如今魏國的困境已然解除,我們秦國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他話未說完,鄒忌就冷笑一聲道:“秦相說得如此大仁大義,可我怎麼記得,在我們齊國攻打魏國之時,你們秦國也在出兵攻打魏國的河東地區,要論不知羞恥,你張儀若稱第二,可無人敢稱第一啊。”
此話一出,一眾相邦紛紛看向鄒忌。
到底誰才是勝者。
不過這也都是秦國咎由自取,如果秦國當初出兵出擊齊軍主力,鄒忌豈能這般囂張。
趙國反而幸災樂禍,恨不得鄒忌多懟幾句。
“你這敗軍之將,何以言勇?”魏相惠施怒噴鄒忌,“論假仁假義,誰也不及你齊國,滿嘴的仁義道德,卻幹著強盜之事,真是無恥至極。”
鄒忌哼道:“你可真是賊喊捉賊,分明就是你們魏國不遵守協議在先,如今卻來冤枉我。”
惠施一聽這話,當即氣得是吹鬍子瞪眼,“你這真是血口噴人,分明就是你們齊國唆使宋國挑起楚宋戰爭,又出兵支援宋國,牽制楚國主力,從而偷襲我國,你們齊國才是這一切得罪魁禍首。”
鄒忌爭辯道:“這話說可得講憑證,當初我們五國簽訂不戰協議,同時由我國負責保證宋國不被楚國吞併,各位都是答應的,我們齊國始終遵守協議,未有一兵一卒參與到巨陽之戰之中,兢兢業業在宋國國內待著,以防宋國被楚國吞併,可是你們魏國卻偷偷借兵三萬給楚國,是你們背信棄義在先,我們齊國才不得不出兵的。”
惠施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反駁。
因為當時巨陽之戰,還真是宋軍在打,齊國主力都藏在宋國,準備偷襲魏國,但如果是由法官來判定的話。
那肯定是鄒忌贏,事實還真是魏國違反協議在先。
姬定突然看向陳吾,笑道:“宋相,你們宋國為何突然選擇中立。”
陳吾稍稍一愣,道:“這是因為我們宋人厭倦了戰爭。”
姬定道:“是嗎?可我記得最初可是你們驍勇善戰的宋人先發動對巨陽的戰爭,而在那之前我們楚國一直都在爭取談判。”
陳吾遲疑少許,又瞟了眼鄒忌,道:“那是因為前任國君對齊國唯命是從,而這並非是我們宋人真正所願,故此吾君才會順從民意,取而代之。”
姬定看向鄒忌笑道:“證據?”
鄒忌笑道:“你們不會相信一個謀朝篡位,甚至企圖弒兄的人的話吧?”
惠施譏諷道:“你指得是田氏篡齊嗎?”
鄒忌道:“不,我指得是三家分晉。”
“......!”
聽得一聲冷笑,只見那大戊午說道:“我來此可不是要來與你們爭論誰對誰錯,而是希望能夠讓輸得一方付出代價。”
姬定點頭道:“趙相所言不錯,齊國、中山國、燕國給我們造成巨大傷害,他們理應對我們賠償。”
惠施怒目瞪向鄒忌,道:“尤其是齊國。”
鄒忌道:“輸得一方?我們齊國可從未認輸,我此番只是受秦相所邀,來此商議停戰一事。”
大戊午立刻看向張儀。
張儀道:“我之前就說了,我們秦國此番出兵,只為支援魏國,不為其它。除此之外,我還要為燕國說一句公道話,燕國一直以來都不想與我秦國為敵,只因趙國堅決拒絕與燕國停戰,從而導致燕國與齊國結盟,如今我們秦國還是會繼續維持與燕國盟友關係。”
蘇秦笑道:“多謝秦相支援。”
大戊午怒道:“秦相是不是弄錯了,我們才是盟友,燕國可是我們的敵人。”
張儀面無表情道:“如果趙國當初願意與燕國講和的話,那麼戰爭早就結束了,我們根本不是死這麼多人,更不會坐在這裡談判,而是坐在臨淄,你們趙國不顧我們的利益,一心只為自己著想,那也就休怪我們不顧忌你們趙國的感受。”
姬定道:“是中山國和燕國趁著趙侯出征塞外,趁機入侵趙國,趙國不答應與燕國結盟,這難道有錯嗎?”
張儀笑道:“趙國入侵中山國,吞併中山國的領地,楚相怎又不說一句公道話。”
“如果不談正義和公道,那麼這談判將毫無意義。先告辭了!”
言罷,姬定便起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