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得片刻,張儀道:“我終於明白為什麼當初楚相能夠慷慨地將盟軍統帥一職讓於我們秦國。”

姬定反唇譏風道:“對此我也很後悔啊。”

公仲侈瞅著他們二人,哼道:“看來犀首所言甚對啊!”

姬定和張儀不約而同地尷尬了瞧了眼公仲侈。

張儀咳得一聲,向姬定道:“我們是繼續吵下去,等著魏國投靠齊國,還是商議如何營救魏國?”

姬定點點頭道:“事已至此,還是先打贏這場仗再說吧。”

這可真是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如果魏國倒向齊國,這是盟軍沒法接受的,魏國這塊地可真是太關鍵了。

經公孫衍這麼一鬧,大家都沒有辦法,只能暫時先放下芥蒂,全力以赴吧!

各方動作變得迅速起來。

由公子疾和公孫衍率領秦軍主力,以及魏國部分主力,共十三萬大軍,從新鄭出發,兵分兩路,前去救援大梁。

齊國目前只是佔領魏國的中心地帶,南面和北面都還未有佔領,這主要是因為楚國和趙國給予魏國一定的支援。

同時楚國也將出兵十五萬,由昭陽擔任統帥,景翠擔任副帥,從襄陵、巨陽、徐州對宋齊聯軍發動攻勢。

說來也真是諷刺!

在此次戰爭之前,大家其實都在極力避免戰爭,還就想看著秦楚狗咬狗,然而,卻成就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可以說無人可以倖免。

因為齊國甚至偷偷遣使前往義渠,希望能夠拉攏義渠,給予秦國後方壓力。

打到這種地步,那誰也輸不起。

這重心也從外交的談判桌上,轉移到戰場上,不得不說,這是武將們夢寐以求的時刻。

然而,公子疾的擔憂也並非是藉口,以秦軍為主的盟軍主力,面對以逸待勞的齊軍,是初戰不利,廢了好大的勁,才在魏地站穩腳跟。

這還是因為齊軍選擇非常保守的戰略,沒有全軍出擊,否則的話,盟友將損失慘重啊!

到時北邊戰線,那趙韓聯軍取得幾場大勝。

而姬定、張儀、公仲侈則是負責協調各軍,以及安排後勤的事宜。

今日,姬定又與張儀來到糧倉,視察這糧草的情況,看著堆積如山的糧草,張儀卻滿懷憂慮,“這麼打下去,對於我們可是不利啊!”

姬定嘆道:“你知,我知,齊人也知。”

張儀點點頭,道:“我們之前已經打了整整一年,趙國也因趙軍主力出擊塞外,耗費了不少糧草,這韓國本就貧弱,拿不出太多糧草來。

相反,齊國、宋國、中山國、燕國近年來並未打什麼大戰,尤其是齊國,他們可是囤積了大量的糧草。”

這齊國一直以來非常擅於打這經濟戰,有這個傳統,打戰打得不就是後勤麼,反正在我餓死之前,你先餓死,那我就贏了,這贏者通吃啊!

齊國與魏國相鄰,這路程比較短,而且齊國準備了足足一年,且大量採用水路運輸,因為宋國、魏國河道非常發達,這為齊國節省了很多損耗。

而秦國想要給予盟軍補給,那可就非常遠。

饒是楚國要給予盟軍前線補給,也得繞一個彎。

這其實也是齊國敢走一步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他們齊國擁有足夠得庫存可以去消耗。

關鍵這初戰不利,令張儀完全看不到速戰速決的希望。

張儀又看向姬定,道:“這正面暫時看不到突破的希望,只能依靠你們楚軍在南線取得突破,尤其是徐州,如果楚軍能夠佔據徐州,就可以直接進攻齊國本土,如此一來,正面可能能夠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