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1/5頁)
章節報錯
姬定跟嬴駟說,齊國正在遊說楚國,那其實故意說來嚇唬嬴駟的。
他並不知道齊國是否有派人去遊說楚國。
他只知道是有這個可能性的,對於齊國而言,只要拉攏秦楚其中一國,便可成連橫之勢,再加上齊國目前已經攻佔合縱大隊中最為關鍵的中心位置,這霸業可成也。
這是有理有據的,可不是胡說八道,故此才能夠唬住嬴駟和張儀。
然而,齊國還真派使臣前往楚都遊說楚王。
只不過齊國方面認為拉攏秦國要更為容易一些,畢竟秦國如今也在跟三晉與楚國作戰,大家是有著共同的敵人。
這連橫之勢,乃是天然而成。
而楚國與魏國如今可是聯盟關係。
二者相比,顯然是秦國更好拉攏。
齊國花了更多的功夫去拉攏秦國,但是在楚國方面,齊國也沒有少下功夫,從中收買了楚國不少貴族。
同時也獲得不少大臣的支援。
但是卻被楚威王直接拒絕。
談都不談!
這令楚國大臣十分納悶。
在三晉如此羸弱時,楚國可是要極力避免同時與齊國和秦國作戰,如今齊國主動要求結盟,為什麼不答應?
楚威王在當時只是表示,在齊軍未退出魏國前,就不會與齊國進行任何交涉。
這又令不少大臣感到困惑。
我們大王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講義氣。
直到姬定與秦國談成之後,楚威王才跟大臣們解釋。
原來當初姬定是寫了兩封信給楚威王,第一封就是說,讓楚威王不要去管魏國,堅守住楚國領土就行,同時保持給予秦國的壓力。
當時大家都不能理解。
其實姬定在第二封信上,已經跟楚威王解釋清楚,讓楚威王不要去管魏國,其實就是有意放任齊國擴張,讓秦國感受到齊國的威脅。
保持給予秦國壓力,自然是為了在談判時,不被秦國獅子大開口。
如果戰場上落於下風,這外交難度自然就會倍增。
同時姬定還解釋與秦國結盟,要勝於與此時此刻的齊國結盟。
而如今姬定談下一份,不放棄一寸領土,一絲尊嚴的協議,楚威王自然是大為開心。
關鍵姬定的此番舉動,也表明姬定對於楚國的忠心。
在魏國瀕臨亡國之際,姬定的來信,卻不是說讓楚國不顧一切就救援魏國,而是按兵不動,儲存實力。
楚威王也投桃報李,傳信姬定,讓姬定在外全權做主,無須事事都來信請示他,並且又派遣司馬昭魚前去協助姬定。
......
大梁。
齊軍大帳中。
齊威王與自己的三駕馬車,鄒忌、田嬰、田盼坐於帳內。
氣氛顯得有些沉寂。
四人皆是沉眉不語。
就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