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沉默的大多數(第1/5頁)
章節報錯
就事論事,在面對貴族的咄咄逼人,姬定還真可謂是有求必應,仁至義盡,貴族對於勞力流動感到不滿,姬定也表示理解,並且還建議制定更加周詳的戶籍制度,以此來延緩這種現象。
縱觀天下,可也沒有比他更加溫柔的變法者。
在衛國他可都沒有這般溫柔啊!
但是......
但是楚國內部一些十分保守的貴族們對此並不買賬。
因為這人口一旦開始流動起來,那就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
比如說經濟中心的轉移。
楚國的分封制度,導致楚國的貴族們都是各自為政,只要不是非常非常偏遠的地帶,大家也都差不多。
畢竟大家的主要收入都是來自於土地,差別不會非常大。
但是如今的話,經濟中心是在向三個大商業圈集中,向主要河道集中。
沒有誰希望別人過得比自己更好。
此乃人性。
另外,他們也都不傻,一旦全國經濟都控制在這三個經濟圈,那等於是全國一盤棋,對此,他們也有極大的危機感。
基於這些原因,此次貴族的反撲要比屈易為、司馬昭魚他們想象中的還要激烈得多。
他們之前還想著,只要姬定願意做出一定的妥協,那麼貴族們必然會見好就收。
但他們磨破了嘴皮子,有著一部分貴族們依舊不願意就此罷休。
這倒是令來楚國做買賣或者遊玩的各國人士看得有些傻眼。
在外人看來,這楚國又要一飛沖天,去年可就是楚國年,影響力已經滲透到中原,他們就不明白,明明楚國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為什麼楚國貴族還要反對。
這都是一些傻子麼。
可見有一些時候,旁觀和身處其中,所看到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身處其中的楚國貴族,雖然都比以前要好,但是他們天天面對的就是封邑人口的減少,這在他們看來是非常可怕的呀!
已經有貴族喊出廢除新法的口號。
雖然不多,但這也引起朝廷極大的重視。
畢竟失敗過一次。
王宮。
“他們到底想要怎樣?”
這年輕氣盛的楚懷王對此也是非常不理解,這簡直就是在無理取鬧,他因此大為惱火。
屈易為與司馬昭魚面面相覷。
屈易為是硬著頭皮道:“回稟大王,他們...他們中一些人希望重農抑商。”
司馬昭魚補充道:“因為發展工商業,人口是流動的,導致他們的封邑人口大量流失,不僅僅是奴僕,還有國人和野人,故此光針對奴僕制定政策,他們還是感到不滿。另外,立戶籍一事非常繁瑣,可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夠完成的,他們質疑我們是在拖延。”
楚懷王問道:“他們怎麼就不想想,自己為何留不住人?”
“......?”
這個問題,可真是致命。
無人知道該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