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事之後,各地的貴族也明白,姬定可不是孤軍奮戰,也不是仗著楚威王的信任,狐假虎威,而是真的有許多大貴族是支援他的。

這是與吳起變法最大的不同。

那麼反對新法,可就得掂量掂量。

另外,姬定對於許多地方,又是採取懷柔政策,若不在發展圈內的封邑,那就先不管,他們也可以暫時不執行大小法。

就還是你情我願。

其實在圈內的也可以拒絕,但是誰也不傻,這要拒絕的話,就是把錢往外面推啊!

而事到如今,楚威王也全然知曉,不過楚威王也沒有聲張,他只是單獨召見姬定。

“唉...原來這裡面還發生了這麼多事啊!”楚威王嘆道。

姬定道:“這都是在臣的預計之內,變法不可能一帆風順,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麻煩的。”

楚威王問道:“可是寡人已經下令全國變法,你也不必太遷就他們。”

對於姬定默許那些人不接受大小法,他認為是自己沒有給姬定足夠的支援。

有些時候,還是可以動用強權的。

不能一味的遷就他們。

姬定忙道:“大王勿憂,即便那些貴族不站出來拒絕接受大小法,臣也得等兩三年後,才會在他們那邊推行大小法。”

“是嗎?”

楚威王有些不太相信。

姬定點頭道:“是的,因為臣的變法,就是先發展幾個關鍵的區域,然後以這些區域為中心,慢慢往周邊發展。

如果全國同時執行,那會出現很多問題,我國疆域廣闊,臣也忙不過來,朝廷也不具備處理這麼多事務的基礎,這事還得一步步來。

而且在臣看來,只要完成這幾個區域變法,那麼就等於是完成全國變法,國力將遠超秦國、齊國,而那些地方完成變法也都只是遲早的事。”

楚威王點點頭,又道:“你要記住,此次變法,乃是寡人親自決定的,事關我楚國興衰,寡人又怎可能置身事外,所以有些問題,你無須一人承擔,寡人一定會給予你支援的。”

姬定道:“大王如此支援臣,臣也絕不會令大王失望的。”

然而,楚威王對於變法的迫切,也不僅僅是因為他年事已高,而是他也看到如今外部環境非常利於楚國變法。

中原各諸侯國暫時都無力掀起一場大戰。

而與秦國在江州的戰爭,還是他們楚國先挑起的,秦國只是被迫應戰,秦國暫時可不想在江州繼續打下去。

就是還在可控範圍內。

各諸侯國自顧不暇,尤其是宋齊之爭愈演愈烈,誰還有功夫去關注楚國變法。

就連遠在西方的秦國都被捲入進來。

由秦國派來駐紮濮陽的官員甘茂,剛到不久,連濮陽城都還沒有逛遍,立刻就面臨這個棘手的問題。

因為對於秦國而言,宋國中立,對秦國最為有利。

而如今宋國放出風聲,如果齊國再咄咄逼人,那宋國將與楚國結盟。

這絕不是秦國想見到的。

如果宋國倒向楚國,那意味著秦國在巴蜀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甘茂先是約見齊國大夫田渾。

“貴國最近做得一些事,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難道貴國是想親手將宋國推向楚國嗎?”

這甘茂出身雖遠不如田渾,但到底秦國國力強大,他不但沒有在田渾面前顯得多麼卑微,反而盛氣凌人地質問道。

到底上回秦國可是戰爭國,而齊國只是戰敗國。

田渾見這甘茂年紀不大,語氣倒是夠強硬的,心裡也有些不爽,但他也不至於因為這事,引發與秦國的外交矛盾,只是道:“甘使是不是找錯人了,可是那宋國商人先借我國援助魏國一事,想從中謀利,如今我國給予反擊,再正常不過了,反倒是宋國因為商業爭鬥,而利用國家戰略來威脅我國,真是將國事視如兒戲。

如果我國妥協,那我們齊國還有何顏面立足於中原,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因為一點小事,而利用投靠楚國來威脅我國。”

甘茂哼道:“田大夫莫我欺我無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大家都心裡都清楚,我無權給你們決斷是非,但是宋國若倒向楚國,貴國只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