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源道:“那自然是將宋慶送回我們宋國,如果之前鄭國擒拿住宋慶,縱使某些人想要從中作梗,那也做不到得。”

姬定道:“我認為這個要求是非常合理的,故此宋君要求宋慶回去,鄭國也是非常配合的,雖然最終宋慶沒有回到宋國,但這絕非鄭國的錯。

現實就是鄭國既無能力要求各國派什麼人來此,也沒有能力要求各國官員去往哪裡。”

眾人稍稍點頭。

講道理,齊國將宋慶接走,鄭國能管得到嗎?

管不到啊!

誰又會為了宋國,去得罪齊國。

姬定道:“故此如這種事,鄭國只有協助的義務,比如說,各國國君召回其駐紮在此的官員,鄭國自然會取消他們的駐紮權,如果他們不走,也會將他們驅逐出境,到時各國亦可自己派人來,將人護送回去,前提是需要向官府通報一聲。”

這個問題,其實也主要是存在於鄭國,其他國家就不存在這問題,如果齊國官員跑去秦國,秦國還不還,在於秦國國君怎麼決定,跟法就沒有關係。

鄭國非常特殊,且實力弱小。

這也是姬定為何提出來的原因,其實也算是一種補救,之前沒有定下這些規矩,差點令鄭國遭受滅頂之災,他此番前來,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將這些規矩完善好。

避免鄭國受到牽連。

大家也都表示贊同,因為這對於強國弱國,都是公平的。

正如姬定方才所言,如果憑實力說話,齊國是最佔便宜的。

但是商人和商人的財產可就不能這麼算。

商人是自己來到鄭國做買賣的,各國國君憑什麼收回他們的財富。

而貿易是雙向的,你扣押我國商人的財物,我也能夠扣押你們商人的財物。

這麼一來的話,這買賣可就沒法做了。

玩到最後,大家都是損失慘重,也都覺得委屈。

誰也佔不到便宜。

這就有必要專門成立一個仲裁此事的機構,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大家也都有這個意願,尤其是弱國,他們是相當支援的,但只要牽扯到錢,這事情往往會變得非常複雜。

一時半會,也談不下來。

關鍵各國都沒有做好這個準備,而且韓國、秦國、趙國、燕國的相邦都還沒有來,這裡的官員又沒有做主的權力。

大家對此也不是很著急。

其實他們最為關注的乃是江州戰事。

故此在會議結束之後,惠施就邀姬定去到會議室後面的草地上,曬曬太陽,敘敘舊。

“聽聞秦國最近又增兵武關?”惠施面色凝重地問道。

姬定點點頭,又道:“但這對於魏國是好事,秦國一旦增兵武關,勢必就減輕魏國河東地區的壓力。”

惠施嘆道:“話雖如此,可誰又能保證,這秦楚二國不會將我們魏國拉下水啊!”

上回大戰歷歷在目,而起因就是秦楚之爭,去年雙方都很剋制,並沒有擴大戰爭規模,可今年一開始,秦國又開始調兵遣將。

大家都慌得要命。

他們可還想再苟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