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嬰道:“如今公子偃在國內大開殺戒,這引起許多貴族的不滿,不少人暗中傳信給我們,表示願意迎回戴剔成。”

這真是唯有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

相比起公子偃而言,戴剔成簡直就是一個完美國君,畢竟戴剔成不會這麼殺人啊!

宋國國內很多貴族,為求自保,就希望迎回戴剔成,重新回到齊國的懷抱。

怎麼也比現在要好。

如今那些人可真是朝不保夕。

齊威王看向鄒忌道:“相邦對此怎麼看?”

鄒忌非常堅決地說道:“此人不能留啊!”

齊威王點點頭。

這個時候,是剷除公子偃的最佳機會,畢竟公子偃一下拔掉那麼多貴族,國內必然是亂成一團,再加上宋國國內還很有著許多親齊派,可裡應外合。

如果等到公子偃整合完國內勢力,那想要再除掉公子偃,可能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代價。

正當這時,一人入得殿內,“啟稟大王,方才田大夫傳來一封急函。”

說著,便將一份密函呈上。

齊威王看罷,又看向鄒忌,道:“秦國和三晉都表示只要宋國倒向楚國,他們必將對宋國出兵,但同時如果宋國繼續保持中立,那麼他們也將確保不準任何國家入侵宋國。”

田嬰眉頭一皺,道:“看來公子偃事先已經徵得秦國的支援。”

這話擺明就是偏向公子偃。

你不中立,那我們都揍你,但如果你中立,我們都保護你。

這顯然更有利於公子偃。

當然,這都是秦國在背後推動的,但是魏國、韓國、趙國都不願意見到齊國吞併宋國,更不想發動戰爭。

確保宋國中立,符合他們各國的利益。

鄒忌嘆道:“秦國支援宋國,這在意料之中,但是魏國...唉,他們這是養虎為患啊!”

說到這裡,他突然問道:“大王,信上可有說楚國是什麼看法?”

齊威王搖搖頭道:“信上只是說,自公子偃誅殺大臣、貴族一事傳到濮陽之後,楚國似乎就不熱衷於介入。”

鄒忌皺眉沉吟片刻,道:“如今有秦國和三晉的介入,那麼只要公子偃維持中立,我們就沒有藉口出兵宋國。不過。”

稍稍一頓,他道:“不過如今宋國人心惶惶,尤其涉及此事的一些大富商,他們一定非常害怕,我們可以協助他們逃去鄭國。”

齊威王好奇道:“這是為何?”

鄒忌道:“但凡逃出去的人,必然會堅決反對公子偃,而鄭國就在宋國邊上,且各國名士皆聚集在那裡,這些名士可都反對濫濫殺無辜,公子偃殺了這麼多人,且都是貴族,如果這些人天天在鄭國罵公子偃,公子偃也必然受不了,要是能夠引宋國去攻鄭國,那麼楚國、魏國必然也不會坐視不理。”

......

果不其然。

在一番軍事行動之後,公子偃就站了出來,他向宋國臣民表示,這是他親自下得命令,而之所以這麼做,只是因為這些人不顧國家,不顧宋人,只是為了自己一己私利,欲將宋國又拖入戰爭之中。

而他曾也勸阻過,但卻無能為力,只能被迫使用這種手段。

他的這一番表態,立刻得到宋國許多人的理解和支援。

因為這事還真就是那些大富商挑起的,原本也只是商業行為,但是後來他們又要求公子偃以國家之力去跟齊國競爭。

當時公子偃被脅迫樣子,在這時候就浮現出來了。

令他的話更具可信度。

而如今那些商人更是過分。

又要求與楚國結盟,對抗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