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5頁)
章節報錯
在仔細看過小冊子上面的具體內容後,杜遠等墨者都感到極為興奮,他們之前離開秦國,不就是因為對於舊墨者行會的固化感到不滿麼,都表示願意加入這一個嶄新的墨者行會。
“新會”由此誕生。
對於這個名字,姬定也對他們做出解釋,原本是叫做“新墨會”,以此來區別以前的墨者行會,但姬定認為若要追求天下大同,追求兼愛、非攻、尚賢。
那就要做到心中無墨。
若心中有“墨”,自有你我之別,這有違大家創會的初衷,故而去“墨”,名為“新會”。
各學派的人,皆可加入。
姬定、魯伯友,再加上杜遠等五人,共七人,在洞中立誓,新會正式成立,而他們則是新會的第一批成員。
會長,將由端木復擔任。
副會長則是姬定。
魯伯友、杜遠則是組成宣傳部。
目前來說,也不需要去打仗,主要任務就是吸納會員,宣傳是目前新會的首要任務。
之後姬定又給他們紮紮實實上得一課。
之前墨者行會的宣傳,是有問題的,就是沒有深入群眾,如杜遠等人,都還是有一定家庭背景的人士,可不是城外那些野人,他們都是有讀過書的。
能夠成為子讓的學生,就不可能是一般人。
墨者行會多半都還是針對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如武藝高強,尚工技,學問好,其中也包括家庭背景,而勞苦大眾只是他們所領導的物件,而並非是行會所吸納的物件。
姬定首先將這一點糾正過來,任何人只要願意堅持這個信念,為此願意付出,且經過考驗,那就能夠加入新會。
如何吸納新的會員,自然就是用愛,愛雖然不能發電,但是在這個亂世之下,那就如寒冬中的一根火柴,是每個人都渴望的。
火柴點燃的星星之火,也終將因愛燎原。
之後又針對蜀地的亂局,姬定開始安排他們的任務,在哪幾個地方建立起分會,暫時來說,還是以輔蜀抗秦為主。
雖然之前姬定是要求推翻蜀王,驅趕秦軍,但是小小新會,不可能同時做到這兩點,故此要分而治之。
在經過幾日的探討和佈局之後,大家就開始分頭行事。
杜遠他們根據計劃去各地建立分會,而魯伯友負責後勤支援,而姬定則是前往廣都(今成都南部)。
之所以要去那裡,只因目前那蜀王杜後正在那裡整軍備戰。
廣都乃是蜀國三都之一,這蜀有三都,成都、新都、廣都,圈起來就是後世的大成都區,那新都在成都以北,是蜀王亡命天涯的第一站。
而廣都在成都以南,那裡農業發達,且是蜀地的產鹽大都,蜀王希望能夠在那裡重組人馬,抗擊秦軍。
而秦軍自然不會放過蜀王,若非楚國在巴國東線突然發起進攻,魏章早就帶著秦國主力殺了過來。
而巴國的突變,令魏章又趕往巴國,接管當地的戰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緩了秦軍的進攻。
畢竟這已經不是秦軍的精銳之師,而是秦軍部分主力與苴國的聯軍,進攻並非如之前那麼犀利。
這倒是給予蜀王喘息之機啊!
蜀王杜後在廣都收集殘兵敗將,多達四萬之眾,準備在此與秦軍決一死戰。
雖然在人數上,蜀王這邊是佔得優勢,但不少大臣都認為,憑藉這些殘兵敗將,是難以抵擋住秦軍。
古往今來,越是到這性命攸關之際,這爭論就越多。
一些大臣主張繼續跑路,是不可能打得過秦軍的。
但也有些大臣認為必須得守住廣都,守住廣都,才有反攻的機會,繼續逃跑的話,那將永遠成為喪家之犬。
因為再退的話,那可就什麼都沒了。
這廣都乃是他們最後的糧倉,再往南的話,就等於離開了大城鎮,進入部落山區,那可就失去了翻盤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