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之桑榆,失之東隅(第3/5頁)
章節報錯
子讓道:“你是想以此為大本營,然後滲透越地。”
姬定點點頭,道:“那裡地處偏遠,且不說如今亂成一團,即便被楚國吞併,楚國也難以有效控制,這越是戰亂的地方,墨家思想就越容易發揚光大。”
子讓聞言,沒由來的感到一陣毛骨悚然,道:“你最厲害之處,就是能夠將一些卑鄙骯髒之事,說得光明正大,正義凜然。”
姬定卻是笑道:“看來老先生已經完全明白我的用意。”
子讓嘆了口氣,道:“但是老夫並不知道,這麼做到底是對還是錯?”
姬定立刻問道:“敢問老先生,墨子所為,是對還是錯?孔子所為,是對還是錯?老子所為,是對還是錯?”
這一連幾個問題,令子讓有些措手不及。
姬定又問道:“如果老先生都無法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那敢問老先生這幾十年來,所作所為,又是對還是錯?”
子讓啞然無語。
這嘴上大家都說得好聽,都說得頭頭是道,但問題是還沒有出結果,這沒有結果的事,就還不能篤定是對,還是錯。
擔憂我的理論,而不擔憂墨子理論,這是偏見。
姬定道:“其實大家都在探索之中,就應該克服心中的擔憂,敢於前行,畢竟再差也不會比現在更差。”
子讓撫須嘆道:“是呀!再差也不會比現在更差!”
而所謂的變法,只不過是一個小子在河邊畫了個圈,其它的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當地的貴族非常開心,他們也投桃報李,認真執行起大小法,維護好當地的治安,以及跟隨姬定鼓勵平民開墾荒地,但凡在一塊土地上面耕種超過五年,便自動擁有這塊土地。
就這樣。
不到一個月,姬定就返程了,正如他來之前跟王子槐說得一樣,我們很快就會回去的。
至於那個圈,暫時交由子讓與他的得意門生魯伯友負責。
說白了,就是造船。
設計圖紙,子讓已經是滾瓜爛熟,剩下的就是招人,砸錢,造船。
這些不需要姬定去管。
姬定還是要統籌全域性,尤其是他在巴蜀還有一盤棋要跟張儀下。
而巴蜀地區,目前已經是亂成一團。
楚國攻伐巴國,巴國打不過楚國,那怎麼辦呢,咱就去打蜀國,故此當楚國放緩進軍腳步後,巴國立刻聯合自己的小兄弟苴國一塊攻打蜀國,希望從蜀國身上要回自己的損失。
苴國是在巴蜀中間的一個小國,轄管範圍大致是今四川綿陽的梓潼縣、廣元的劍閣縣、青川縣......等地區。
而此時入巴的楚軍,駐紮在巫山一代,也就是以後的重慶巫山縣。
為什麼楚軍打到這裡,就停滯不前,不是因為遇到巴國頑強的抵抗,而是因為拿下這裡之後,就等於是拿下巴國第三道鹽泉。
鹽泉就是產鹽的地方,在如今這鹽就是金子,就是硬通貨,齊國強大也與這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齊國靠海,能夠產出大量的鹽來,那管仲就曾利用鹽,打了幾次大規模的經濟戰。
而楚國都是貴族在打仗,他們就是衝著這鹽來的,拿下巴國三大鹽泉,自然就開始消極怠工。
如今楚國計程車兵正在組織巴國的戰俘產鹽。
此時,司馬昭魚奉命來到這裡。
駐守在這裡的將軍們,紛紛向他抱怨,而矛頭直至姬定。
如今待在這裡的將軍,最恨之人,莫過於姬定。
而原因就是因為姬定將秦國引來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