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恩師,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什麼事?”

此時躺在床上養傷的李林,正閒情雅緻地拿著始皇帝送來的一些他所珍藏的書籍細細品鑑、回味呢。

突然,就見到一個渾身上下一通白色的老人咋咋呼呼地推開了房門。

那精氣神。

簡直就是個翻版的老頑童。

“恩師,不好了,前夜韓信率領五百騎兵,打破了鉅鹿縣城,公然無視朝廷律法,斬殺了當地的縣令呂英,並且夷滅了他的三族啊!”

“什麼?這韓信,怎麼好端端地滅了他的三族?若是殺了呂英,本相還能保他一下,如今滅了三族,如此重大的刑事處罰,不事先報備到朝廷上來,恐怕會擺脫不了濫用私刑的責罰啊!”

李林一聽到這個,頓時就整個人一個激靈。

他這些天閒來無事,研究了先前的所有大秦律法,發現這大秦律法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特別地細。

其實大秦律法並不嚴格,也並非是後世人所瞭解的那般,是什麼嚴刑峻法。

嚴刑峻法的時代,是秦二世和李斯搞出來的。

這個鍋,不能丟在始皇帝的頭上。

而李林所接觸到的第一手資料也是目前正版的大秦律法的所有條文。

在始皇帝的時代,由於律法太細了的緣故,無論做錯某件小事,都有可能會犯法。

因此,而被世人所詬病。

如眼下的韓信,他就犯了好幾狀細分下來的罪過。

若是追究起來。

可能小命不保。

這也是為什麼《大秦律法》在推行之後,劉邦反而進入咸陽之後,直接約法三章的緣故。

由於管的太細,導致下面人辦案不好處理。

再加上秦二世推行的加大刑罰力度。

以至於,下面人管得太嚴,整個監獄裡面都人滿為患了,所以久而久之,就變得鬆弛,甚至連約法三章的水準都做不到了。

這也是月滿則虧的道理。

“恩相,這下可怎麼辦啊?剛才恩師的兄長就對老夫說了,現如今御史臺彈劾您的奏疏已經多達數千封了,其中大部分都是以您縱容徒弟韓信在地方肆意妄為的理由!”

“哦?墨之遠,你是說有人彈劾本相?”

李林突然眼睛一亮,或許別人被彈劾了,一定是會慌張得不得了。

但是他被彈劾了。

反而還更加興奮了。

“是啊,彈劾您的大臣,似乎現在再搞什麼萬民書,齊心協力地想要將您給踢出三公呢!”

“好啊,好啊,我正求之不得呢,墨之遠,你快將紙張準備好,本相現在就要寫請辭信然後你再幫本相遞交給陛下!”

“啊?”

墨之遠眼睛瞪得大大的,如今壞訊息是接踵而至,怎麼自家的老師卻是這般的平和,一點兒都看不到慌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