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也是如此。

有好的一面就勢必有壞的一面,人從來都不是完美的,無非是有的人好壞參半,有的人三七分攤罷了。

“陛下,你想必也看到了吧?這就是你這些年來所重用的大臣們,你睜開你的眼睛好好看看,這在場的哪一位,不是我大秦的肱股之臣,哪一位,走出去,到大秦的基層,不是作威作福的主?就這大秦的中央官員,在陛下您眼皮子底下的官員,都這般的傲慢無禮,何況那些最底層是普通百姓乎?他們在這群人眼裡算是人嗎?啊?”

“這......”

始皇帝被問倒了,說實話,他現在也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李林的說詞太過於激進了,激進到讓他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陛下,大秦的吏治已經敗壞到了極點了,這是明證,昔日鄒忌諷齊王納諫......齊國因此而強盛,就是因為齊王聽取了鄒忌的建議,廣開言路,現如今大秦是個什麼情況?您應該是知道的,言路已經斷絕了,多少因為勸諫您的忠臣被您免職?也因此,這整個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大部分都是些跳樑小醜,只會誇誇其談,根本就不能做什麼事情,導致這天下局勢更加的複雜了!”

“那依你所見,可有什麼良方?”

“陛下,微臣有治國理政七百多種辦法,現如今,微臣覺得,大秦不需要這麼複雜,就只有三條,一、廢除嚴苛之法,寬天下萬民之心;二、斬屍餐素位之臣,重塑吏治;三、地方官不許同地方的人擔任,不許地方豪強幹預地方府衙的政策,不許地方豪強與地方官互相勾結。”

“這......”

此時的始皇帝已經是暮年狀態了,若是年輕個十歲,他說不準還有大刀闊斧重新推平的雄心壯志,可是他現在已經老了啊。

人老了,就會意志不堅定。

這是人的特徵。

無論那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

“陛下,現如今吏治混亂,導致法令不同,乃至於地方官勾結地方豪強之事不止,庶民被豪強地主所欺凌,土地兼併嚴重,看似四海荒田之多,但卻都是有地主所掛名把持,乃至於四海雖大,無立錐之地。佃戶之努力,卻被地主豪強所剝削,上交賦稅者,不足一年之口糧,如此情況,陛下,還請明鑑啊!”

始皇帝睜開那雙極具威嚴的眼睛看著對著他流出真情的李林,頓時就心亂如麻。

他原以為這李林不過只說些表面辦法,將大秦的問題稍微解決一些。

可未曾想。

這李林居然動真格的,把大秦的弊病全都說了出來。

如此一來。

李林他就會成為眾矢之地啊!

【現如今,我不能再苟且偷生了,此前的我想要低調,不想捲入這漫長的政治鬥爭的旋渦之中,但是你們為什麼要如此逼我呢?我只想做個大秦混子李林,不想做什麼改革家,不想名垂千古,今天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你們逼的,不將你們這些人丟進歷史的垃圾堆,我從此以後不再姓李!】

【大秦的弊病,比這更加的嚴重。我要是全部說出來,估計我今天是活著走不出這大秦宮殿了。大秦已經爛在了根子裡面了,從商鞅變法開始,就註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覆滅道路。】

“李中丞,你說得十分貼切目前大秦的處境,上一次,朕已經頒佈了寬仁政策,減免各地的徭役以及各地百姓的賦稅,不過,效果並不大理想,或許就是這個緣故吧!”

始皇帝默然一嘆。

他其實比誰都清楚大秦的爛攤子,尤其是上一次他體察到大秦的國情已經不如他所想象的那般之後,他就派人深入淺出地調查了一番。

得出來的結論,比今日李林所說的情況還要嚴峻。

但他卻遲遲沒有采取辦法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