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早朝,朕已經聽說了大秦目前的局勢向好發展,只是,將徭役的民夫全都差遣回到家鄉之後,又有什麼辦法讓他們積極恢復生產,早日投身於農業建設呢?”

始皇帝接連聽了幾個有關於大秦國情方面的好訊息後,便不由得擔憂起來這個問題。

的確。

這十幾年來的政策有誤,乃至於民不聊生,大秦國內上下矛盾空前尖銳,老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現在一朝改變,肯定是不能儘快見效的。

但他卻又缺乏時間,等不了太長時間,這就很顯然是來自現實的巨大壓力,讓他無法不對現實屈服。

“陛下,微臣認為應當用商君之法,繼續讓百姓們愚鈍下去!”

“是啊,普通百姓有什麼高瞻遠矚,讓他們老老實實地種田,生產糧食不好嗎?”

“陛下,商君之法斷然不可廢,我們可以透過道家學說來彌補商君之法的不足,但商君之法對於治國理政來說,具有立竿見影的作用!”

“微臣認為如今民生凋敝,乃是朝廷不知地方之情況的緣故,所以放任了地方官吏們肆無忌憚的胡作非為,臣提議,陛下要改進御史臺的工作制度,加強御史臺以及普通御史們的職權,讓他們在下放地方巡視的時候有更加強大的權力,能夠制約住地方上的豪強以及一些知法犯法的官員們!”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

御史大夫李信快步上前,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不得不說,李信的這個辦法確實是個好辦法。

畢竟中央朝廷上所頒佈的政策再好,地方上的普通官吏們不執行的話,那對老百姓們來說,還不如不頒佈呢。

更有甚者。

拿著中央的政策背書,惡意地篡改政策初衷,反而讓老百姓們承受更多不該承受的負擔。

如果加強了監管力度以及巡查御史們的職權的話。

對地方官的肆意妄為的不良現象,可以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始皇帝聽罷,眼前一亮,一臉震驚地看著李信,驚訝道:“御史大夫,你這言論很是新穎啊,朕似乎聞所未聞,但隱隱約約似乎又在《韓非子》中看過一些,莫非你也是讀了《韓非子》後所來的靈感?”

“回陛下,正是!”

說實話,此時的李信當著朝堂這麼多人的面前,說這個李林剛才教他的辦法,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著實是有些不適應,老臉微微一紅。

雖然他的弟弟臉皮厚得很,但是不代表他這個做哥哥的不要面子啊。

萬一被揭穿了就不得了。

“哈哈哈,有道理,有道理啊,的確要提升御史們的權力,更要提高巡查御史們的權責,這樣吧,你今晚將你的想法寫個章程,明天早上遞到朕的御書房,明白了嗎?”

“陛下,微臣明白!”

“李信啊,朕看來是低估你了,這等想法,可不是看了《韓非子》就能夠想出來的,你啊,朕看是這些年對你的刻板印象太過於深厚了,沒想到你這個粗人居然還有這等頭腦!”

“多謝陛下誇獎,微臣也是在陛下的影響之下,這才通讀這類書籍,故而有所得也!”

“哈哈哈,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看來朕日後要多勸勸你們這些粗人讀書了。”

始皇帝忍不住地笑了笑,居然蹦出了個此時還沒有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