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被車裂了!

後有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咋死的?

原因不明,一說是戴綠帽子被氣死的。

(似乎實際幕後推動人似乎是太后,但太后的結局也不怎麼好,母子之間的關係也不咋地)

再就是王安石了,王安石被排擠了,失敗了,當然他變法也有問題。

之後就是張居正,結果張居正死後,滿門抄斬,就連自己的屍體都被扒出來了,何等淒涼?

最後一個就是戊戌君子們了,太過於激進,結果下場就是被殺頭。

這些個前車之鑑在這裡擺著呢,李林絕對是不會做出頭鳥的,這個事情,只有皇帝牽頭才能成功。

雖然北魏孝文帝的結局有點慘,但好歹人家成功了。

商鞅也是如此,秦孝公支援。

像王安石就不行了,宋神宗老是改變態度,不肯堅持下去,所以慘敗。

李林這一說。

讓始皇帝一臉的鬱悶,咋回事啊?這傢伙剛才不是在心裡面猛烈抨擊了李斯的做法了嗎?咋回事?咋現在又開口支援他了?

不僅僅始皇帝鬱悶,李斯也跟著鬱悶。

支援他法治思想的人居然會是一個被他看不起很多年的不學無術,毫無真才實學的李林,這赤裸裸的現實也未免太過於諷刺了吧?

“御史中丞,你確定你是這個想法?”

“回陛下,微臣十分確定,當今大秦沒有第二個辦法比丞相大人所提出的更加行之有效了!”

他不卑不亢地點了點頭。

尤其是他那一副真誠的模樣,要不是始皇帝知道他內心真實想法,還真的會認為他是一個狂熱支援法家學說的法家信徒呢。

始皇帝眼神之中出現了一絲陰鷙,他似乎是明白了這李林為何要這麼做了。

因為他聽到李林內心的真實想法。

【始皇帝啊,你就別逼我了,現在整個朝堂都是法家的徒子徒孫,我又不像淳于越那樣是個著名的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我咋能叫板丞相李斯啊?在朝堂上我要不明哲保身,估計我比商鞅還要悲慘啊!】

這小傢伙,沒想到還在明哲保身!你好好說話,表現你的真實實力,就那麼難嗎?還是說,朕打算採取個錯誤決定,你就會在心裡面說出正確答案?

有了!

既然你這個混小子想要深藏功與名,那索性就讓朕來接過這個大棒子吧。

反正這群人再怎麼忤逆,也忤逆不到朕這裡!

“好,好啊,既然御史中丞都如此這般地支援丞相的建議,那朕就先採納了,看看效果怎麼樣,再實行,諸位認為如何?”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霎時間,山呼海嘯般的聲音,讓丞相李斯有些受寵若驚,陛下剛才不是有些不悅的嗎?

咋回事?

現在還是要採納他的辦法?

繼續推行嚴刑峻法的力度?

如此這般,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