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他如何不驚訝呢?

“快接旨吧!”

“臣御史中丞李林接旨!”

“......如今驪山徭役繁重,人員數多,而天下良田無人耕種,朕聞之痛心疾首,幸有御史中丞李林者,精明能幹、有勇有謀,朕思慮再三,遣散驪山徭役者,非其莫屬,故而特意下詔書,賜御史中丞李林為騎都尉,領御林軍三千,於明日馳往驪山,全權處理驪山徭役問題,欽此!”

這聖旨倒不太長。

前面一大段都是始皇帝概述天下的局勢,李林並沒有仔細聽。

一開始他還認為這是始皇帝準備說教他的呢。

沒想到,越聽到後面,就越覺得有詐。

這始皇帝,什麼時候這麼好心地誇獎他了?

結果一聽完這才反應了過來。

嚯!

敢情陛下是要讓他去驪山遣散徭役來的民夫啊。

這等事情可不好處理。

如果處理壞了,幾十萬驪山的民夫造起反了怎麼辦?

而且最關鍵的是。

這驪山的民夫戰鬥力可不低啊。

其中有一大部分的人都是罪犯。(這部分人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是良民,只是被連坐了,這才有數十萬罪犯在裡面的緣故)

他記得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秦二世因為調動不了南越趙佗處的秦兵,只好動用了這驪山的罪犯,最後組成了幾十萬秦軍。

交託於秦將章邯之手,這才阻止了陳勝吳廣繼續擴大戰果。

可以說。

驪山的那群人,可不是善茬,萬一遣散的方式不公平亦或者是產生了矛盾,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

這讓李林頓時就陷入了猶豫。

導致了他遲遲沒有上前將聖旨拿在自己的手中。

“李中丞,可以接旨了,李中丞,可以接旨了!”

張默看著李林陷入了沉思,頓時暗叫一聲不好,這小祖宗不會又要拒接聖旨吧?

身後一大群御史們看到了這一幕都驚呆了。

啥?

啥情況這是?

李中丞居然遲疑了這麼久都不肯接聖旨?

這是有多大的面子啊?

萬一始皇帝知道了,他有好果子吃嗎?

難不成要跟上一次,又要來拒絕的戲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