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即使楚國失去了起家的江漢平原之後,依舊佔據著廣闊的地域,帶甲者眾,非魏國可比。
現在楚國剛剛經歷了內亂。楚公子負芻弒殺了楚哀王,自立為楚王,楚國內部暗流湧動。
事實上,自從楚考烈王薨逝之後,楚國就陷入了長時間的虛弱期,而這次事件,則是將這股虛弱完全暴露出來。
楚國當年乃是五千裡的大國,與秦國不遑伯仲。然而因為楚懷王的錯誤政策和白起的無雙將才,楚國在與秦國的爭霸中全面落敗。
楚國在漢中、南陽一線全面失守,甚至國都郢都丟了。可即使如此,楚國依舊是大國。
對於乾軍來說,更大的問題是,楚國為了遠離秦國的威脅,將國都遷往了淮水之南的壽春。
楚國縱深廣闊,對於乾軍而言是個很大的考驗。
楚國號稱騎萬匹,但是所用馬多是淮河一帶所產,要不就是滇馬,只有少量從北方購買。與秦、趙、燕等國相比,楚國的騎軍多有不如,更強在水師上。
楚國的核心地區在黃河以南,江淮一帶。雖然這一帶水系密佈,可乾軍攻楚,並不需要出動大量艨艟戰艦,水師反而是輔助。
衛莊這個時候也派人護送從魏國搜刮回來的金銀財寶以及魏王一行人,楊神對那些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視若無睹,只是關心魏地的情況。
“大將軍已經鎮壓了魏地不少叛亂,只不過想要徹底控制魏地,需要至少六十萬兵力。”
衛莊派回來的手下躬身對楊神說道。
“大王,大將軍所言極是,魏地之人恐怕沒有多少人會願意歸順,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鎮壓,很可能會多生事端。”
張開地出列,然後對楊神說道。
“本王自然知曉。”
楊神微微頷首。
“大王,大將軍滅魏,應當重賞!”
又有一人出列,對楊神說道。
韓非眉頭微皺,滅國之功,這得封侯吧,可是法家出身的韓非,崇尚抑制封君,推行郡縣。
而乾王做得比他想象中的法家盛世要更好,沒有封君封侯,沒有封地,百姓們安居樂業,難道這要打破嗎?
乾國軍中將門紛起,朝中不少都是法家門徒。大量來自山東六國計程車子因為招賢令入乾,想要謀得一官半職。其中,諸子百家之人也有很多。
他們來了之後,才知道盛世是什麼樣子的,有理想有夢想的人,都想要維持現在這種情況。
所以,立刻就有人出列說重賞可以,但是不要封地封侯。
接著又有人出列反駁滅國之功如果不封地封侯,難安將士們的心!
然後楊神就欣賞到了大臣們之間的相互罵街,衛莊當然沒有派系在朝中,但是經不住有人想要討好他,滅國大將軍,這是何等顯赫的軍功?
“衛莊該不會是意識到有這種場面,所以才在魏國不回來的吧……”
楊神若有所思,衛莊這樣做是在避嫌。
即使衛莊很驕傲,也很自信乾王這樣的明君不會對他產生什麼顧忌忌憚,但是衛莊該做的事情也不會少。
“報!!!”
這時候,宮外忽然有人急報。
“進!”
楊神直接讓人進來,來使臉色倉惶,難以言語,只能呈上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