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拉農家去種田(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神吩咐道。
陳勝默默轉移了方向,然後馬車就到了如今農家所在。
楊神是來找田光談談農家弟子幫忙種田的事情的。
其實田光一直有在瞭解乾國的土地國有化和租田令這些事情。
田光的智力並不差,雖說沒有見識過這種新生的模式,但是卻能看出好壞,自然而然的就會以自己的眼光去分析這份租田令,按田光自己的話來說,這個屯田令的確是快速積累國力的方式,但是是不是有些過分啊,五五分成什麼的對老百姓是不是有些狠了。
然後楊神就給他解釋五五分成之後老百姓也會比之前過得好,畢竟中間階層直接被幹掉了,田賦三成,地租五成,一年種出來只有兩成能落到自己手上,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漢朝並不缺土地,該餓死還是要餓死。
而五五對分可是楊神按照抽查的產量給的均值對分,沒有了私稅,楊神保證六十畝就算遇到小災年對半分至少也能餓不死。
不得不說實地調查什麼的果然是極其必要,田光歷經大半個月的研究之後發現楊神這位乾王說的居然是真的,五五對分居然連災年都能混過去,這還有天理嗎?那以前為什麼有那麼多餓殍?
“這個問題,就是本王為什麼要砍死所有貴族和世家的原因。”
楊神平靜的說道。
他們已經不配做人了。
然後現在乾國不缺能種的地方,缺的是能種田的人手和耕牛。
農家不是號稱十萬弟子嗎,能不能全部拉來種田?
不然土地規劃圈出來那麼大一塊種不完挺可惜的,雜交水稻、玉米、紅薯、土豆這些楊神都變出種子來種植了,養活七國都沒問題,更不用說小小的一個乾國了。
糧食在這個時代才是王道,你能讓人吃飽,你就是明君,你就能打天下!
這年頭,君王其實沒有多大的威嚴,還有君王為名士執鞭,楊神覺得他是沒辦法做到這種事情,禮賢下士也不至於禮賢到這種程度,他會忍不住掀桌子的。
所以,老子……呸,本王砸糧食,砸名聲,砸名望,砸到那些大才全部自動過來!
天下大治和君主私德並沒有太大關係,只要公德過得去,敢於用人,治理天下自然有賢才去完成,楊神就算天天玩女人不早朝也沒關係,他只要讓治下人都能吃飽飯,怎麼也能混個秦皇漢武那種級別噹噹。
這也是為什麼韓國的百姓那麼快就接受了楊神的統治的原因。
“農家弟子本來就是種田出身,自然不會辜負王上所託。”
田光心悅誠服的說道,他知道自己選對了,一個對百姓和農民這麼重視的君王,才是農家該效忠的君王。
不過現在農家其實也沒有十萬弟子那麼多,那是後面得到昌平君的支援才有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