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穩定發展(第1/2頁)
章節報錯
地域有異,民風有殊,不可一概而論之。
尤其是齊楚之地,尚算邊遠,可依舊是華夏之地。乾國的法律與制度可以直接套用過去,可是邊境的蠻夷呢?
他們會遵守乾法麼?如果要把蠻夷編戶,納入大乾的管理,他們會順從麼?若是處理不好,說不定便會引起動亂。
如今,乾國在這附近的騎軍之數已至一萬一千騎,各處軍寨一百五十一座,牧場三百五十座,蓄養馬匹六萬三千匹。
這個數字相當龐大。要知道,便是昔日強盛如楚、趙,也只是“騎萬匹”的大國。
不過乾國只是一個地區就有這個數量的騎軍了。
幾乎囊擴了河西走廊的東部,向北延伸到了祁連山山麓。
這塊地域地廣人稀,城池沒有幾座,多的是遊牧之民。步兵可以守護城廓,可是要鎮服周圍的蠻夷,需要的是騎軍。
“匈奴自從失去了祁連山的王庭之後,這些年一直想要奪回。隨著力量的恢復,又想要再再度南下。一旦他們重新佔據了祁連山,他們的遊騎必定會再度南下。”
楊神皺眉。
“北逐匈奴,其實不見得有多大作用。匈奴本是遊散而居,大乾便是發動一場大規模的軍事戰爭,擊敗了匈奴,奪得了陰山。十餘年後,等匈奴回覆元氣,亦會再度南下,掀起邊患。發動一場戰爭掃除匈奴容易,可是想要徹底解決胡患卻很難。”
現在大乾最需要的就是穩定,秦始皇就是太急,太趕,才會導致秦國二世而亡,因為天下還沒有徹底歸心,卻想要用勞役來消磨民心的對抗,反而適得其反。
都過不下去了,那肯定得反啊。
楊神卻不疾不徐,一面繼續徵兵,打算將大乾軍隊擴建到五百萬大軍,反正他養得起,到時候可以打朝鮮高句麗烏孫,月氏等地方,打下比西漢東漢加起來還要大的地盤!
“本帝有意奪得陰山之後,將會借山川水勢,連燕趙之長城,在北境修造一座萬里長城。”
楊神開口說道。
“萬里長城?”
群臣懵逼。
“不可啊,陛下,修建萬里長城,必定消耗大量的民力物力,不利於此時,天下紛爭剛剛結束,百姓需要安居樂業!”
立刻就有儒家的人出來勸諫。
“無妨,墨家擅長建設,用不了多少人力物力。”
楊神說道,他又不是秦始皇,控制了墨家之後,墨家搞建設和民生可是一把手,而且有水泥在,建長城也不需要那麼多人力物力。
發動一場大規模驅逐匈奴的戰爭,耗資甚巨。可相比之後沿著陰山建造一座長城,那便不算什麼了。
這其中的錢糧、人力從何而來?奪得陰山之後,又如何治理那塊土地?
乾國一統天下之後,乾國財政迅速增加。
除此之外,還有天子六廄中豢養的十幾萬匹馬和驪山之中的刑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