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第2/5頁)
章節報錯
身後傳來好聽的男低音。
于丹青回頭,楚雲逸正拿著一襲狐裘披風往她肩上裹,她抿唇笑了笑,指著窗外道,“這雪,看似氣勢兇猛,實則不堪一擊,甚至於不需外力,短短數日它也得自行瓦解。知道為什麼嗎?”
楚雲逸為她繫好綢帶,坐到旁邊將她攬入懷,隨口接,“為什麼?”
“見不得光的東西,任它如何造勢,終究不得長久。”于丹青道。
楚雲逸輕笑,彎起食指刮刮她秀挺的鼻尖,“拐著彎說為夫虛張聲勢?”
于丹青搖了搖頭,“我好像明白了,你並非擔心智源在別國給你挖坑,聰敏如他,怎會看不出你是真的瞧不上南疆彈丸之地瘴氣之丘,而南疆,經過西延一戰以及風影在那邊的佈局,短期內南疆必定不敢挑釁我們。至於昌盛朝,宮澤昊對他已是十分了解,再難中他奸計。他已沒有文章可作。你是擔心他喬裝換面,進宮擄走我們母子,對嗎?”
楚雲逸含笑“嗯”了一聲,道,“娘子說的自然都是對的。”
于丹青看著他,想配合他笑笑,卻覺得胸口堵了一塊大石,實在笑不出來,索性閉上眼靠在他胸前淡淡道,“人你也安排了,就別擔心了,我會保護好自己和孩子們的。”
這話楚雲逸信。
若將他們一家四口在她心裡排序,首位定是兩個孩子,為了孩子們,他相信她會格外小心。
但是,他動用所有資源滿天下尋找那老道,幾年了也沒找到任何蛛絲馬跡,那老道就像憑空消失了般。若那老道有同黨暗中相助,他還能心安一些,可據他所知,那智源從來都是獨來獨往……
楚雲逸將於丹青擁緊了些,抬眼望窗外,白茫茫一片,分不出那是窗外一方庭院,還是天下整座江山。
*
楚雲逸稱帝后,迅速組建了一支王軍,王軍只聽皇帝號令,共有將士兩萬,個個精悍忠勇。同時,繼續休養生息,力圖徹底消除接連兩次戰亂對國內民生的影響。大永朝在他手中日益穩定繁盛。
直到永隆元年六月初八,發展勢頭極強的大永帝國出現了千年不遇的奇觀。那一日,烈烈驕陽下,北寒山竟突然飄起成年人巴掌大小的雪花!
緊接著,北新府境內響起了“曠世奇冤”、“六月飛雪”之類的呼聲,甚至出現大批民眾圍困官衙討要說法,大永朝的穩定局面就此打破!
當地官府也很是頭疼,因為北寒山雖為高寒之地,每年秋冬春總是冰雪纏綿,但是自有記載以來卻從未在酷暑六月飄過雪啊,束手無策之下,只得趕緊起折快馬加急遞送京城。
訊息傳至帝京朝堂,已是七月初。
滿朝文武一番憤然怒斥之後,恭敬望龍椅上沉靜如水的男人,“皇上?”
並非他們偷懶不商議對策,而是他們確信,楚雲逸一定早從風影門或者其他渠道知道了此事,看他如此鎮定,顯然事態尚在其掌控之中。
楚雲逸略一點頭,淡聲道,“六月酷暑竟會飛雪,或許這世上真有曠世奇冤。傳令下去,即日起,全國各級村鎮縣府認真聽取民意,為百姓平冤沉雪,若遇不服官府裁判者,可告御狀,朕定會為公正以待。”
百官頓時全部皺起了眉頭,頗不贊同的彼此交換著眼神。
皇上此舉落實了,對朝廷對百姓皆是利好無窮,但是告御狀流程繁複,且耗費巨大,尋常百姓根本告不起,何況皇上日理萬機,哪有空聽那些雞毛蒜皮之事?稍有不慎就會適得其反,不但不能平息北新府暴亂,可能還會更加激發民怨,被老百姓扣上諸如“空話”、“假話”、“套話”的臭帽子。
楚雲逸將眾人神色盡收眼底,“諸位愛卿有何想法,但說無妨。”
朝臣靜默少頃,沈軒站出來抱拳稟道,“皇上!微臣以為告御狀這事難度不小。”
其他人聞言,紛紛對著沈軒點頭。
聽沈軒繼續道,“皇上若是大開告御狀之門,恐怕每日進宮告狀的妙齡女子得排到城門外。如此,不僅不能為百姓平冤,還可能誤了您的家國大事。”
嗯?
眾臣臉上贊同之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恍然與驚愕。
這沈軒!
莫不是腦子壞掉了?
皇上既然下令可告御狀,必定會有嚴密的把控程式,豈會像他說的那樣隨隨便便一個人都能進宮面聖伸冤?
況且,依皇上對皇后的寵縱勢態,若真混入了其他心思的女子,恐怕不該擔心她能否得了皇上的青眼分了他義妹的寵,而該先看看那樣的女子能否安然出宮才是。
楚雲逸未置可否,雙手搭上龍椅扶手,溫溫涼涼的瞅著他。
安遠侯扭頭狠狠剮了沈軒一眼,連忙朝楚雲逸行禮,“犬子在外遊蕩久了,言語無狀,請皇上降罪!”
楚雲逸似笑非笑的擺擺手,“安遠侯多慮,朕倒覺得定西侯思慮深遠,言之有理。”頓了頓,看向沈軒,“定西侯見多識廣,對女子最是瞭解,如此,京城的核驗臺便由你來主持,切不可讓別有用心之人混入其中。”
沈軒咧嘴一笑,頗有些奸計得逞之意,“是!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