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于丹青一邊拆信,一邊道,“從沒透過。”

楚雲韜眉眼間多了絲凝重,把手裡剩下的半個橘子丟回果盤裡,“先別急,看看便知。”

于丹青點頭,展開信紙快速看過,靜默少頃,將信紙疊好壓在枕下,道,“王爺說,北涼動作頻頻,正有大量兵馬移往北境方向。信是十日前所寫,如今,怕是已經兵臨城下。”

楚雲韜嗤笑,“如此說來,北涼是知曉四皇兄之事,藉故聲討咯?北涼蠻子倒也不算太笨,還知道先發制人,你別擔心,北涼統共二十五萬兵力,不可能傾巢出動,三皇兄十萬兵力,該是能撐到安遠候二十萬大軍麾至。”

于丹青未置可否,道,“奏書應該還沒送達父皇,你們先請回吧,我去趟永乾宮。”

“你歇著吧,我去就是。”楚雲韜說完,就要往外走。

于丹青忙道,“不用。我還好。正好還有事稟奏父皇。”

楚雲韜也不堅持,囑咐了她兩句,便領著六公主告辭。

*

未免再如昨日一般被動,于丹青讓蒼穹和韋一韋二韋三這四名隱衛作了轎伕,抬著她來到永乾宮。

進殿行禮之後,永顯帝道,“你舊傷未愈,新傷又添,不在宮裡養著,何事須得親自走這一趟?”

于丹青道,“回稟父皇,兒臣方才收到王爺家書,北涼聲稱北境將士喬裝成尋常牧民大舉踏入北寒山,盜走北涼皇室寶物雪山芒,出兵追討寶物。十日前,已朝北境挺進,此刻,怕是已經抵達北境。”

永顯帝虎目一沉,不怒自威,“此等大事,他竟不稟奏朝廷?”

于丹青垂目福了福身,“父皇誤會了。兒臣收到的乃是家書,流程自是簡便許多,先到一會兒也正常,奏書應當稍後便到。王爺信裡只說讓兒臣莫怕,他已修書稟奏於您,北涼出兵理由並不完全屬實。他的確命人去尋雪山芒了,但並未找到一星半點,父皇心明如鏡,定不會因此為難兒臣。兒臣自是相信的,只是想著奏書入宮程式繁瑣謹慎,難免有所延遲,忍不住先來跟您稟奏了。”

永顯帝打量她許久,眼裡盡是瞭然,道,“你不必為此驚惶,老三派沒派人去尋,結果又如何,朕心中有數,不會因為北涼之辭降罪北境王府。”

于丹青心頭鬆了口氣,應道,“父皇聖明,兒臣並未驚惶。”頓了頓,又道,“還有一事兒臣不明,採摘雪山芒過去已久,為何直到現在,北涼才出兵?兒臣自知,家國大事本不該兒臣多問,但兒臣實在擔心王爺,怕北涼還有別的陰謀,還望父皇恕罪。”

永顯帝冷哼,眼裡怒火洶洶,“北涼與我大永,聯絡甚少。縱觀近日某人行事,聰明如你,豈會不知北涼為何現在出兵?不過是裡應外合,妄圖各分一杯羹罷了!”猛地一拍龍案,沉聲喝斥,“這把椅子,這片疆土,有多少人在盯著?!等著竊取,等著瓜分!朕的天下,豈容爾等隨意肖想?”

永顯帝鮮少動怒,更極少如此直言,于丹青立馬跪了下去,雙手伏在地上,戰戰兢兢道,“兒臣不知!兒臣惶恐!兒臣不該妄問國事!請父皇降罪!”

“當真不知?”永顯帝傾身盯著于丹青看似恭順惶恐的身體,沉聲質問,“你若不知,為何命楚禕送來梅花糕?又為何帶傷前來提醒?你當朕是傻子?還是當你是慈悲慷慨的救世主?”

“請父皇息怒!”于丹青心下大駭,她知道自己的言行瞞不過永顯帝火眼金睛,也沒打算瞞,萬萬沒想到,在他眼裡,她竟成了這麼個印象。

她太低估帝王對她所謂命格的的忌憚和憎惡了。

于丹青心念急轉,忙抬頭迎視他,錚錚開口,“兒臣絕無此意!在兒臣心裡,您是君父,是天子,是掌管天下萬物蒼生之主,正因為兒臣知道您胸有丘壑,萬事瞭然於心,才敢將心中所懼設法稟報與您,試圖取得您的庇護。兒臣不過一介弱女子,手無縛雞之力,在這深宮之中,能護住兒臣的只有父皇您!望父皇明鑑!”

永顯帝擺擺手,略顯疲態,垂著眼簾道,“退下吧。退下吧!”

于丹青暗吐一口氣,磕頭謝恩,“兒臣多謝父皇恕罪!兒臣告退!”

“咳咳!”永顯帝突然連續的劇烈咳嗽幾聲,趕緊從懷裡掏出手帕捂住了嘴。

“皇上!”福萬全隱晦的朝于丹青揮了揮手,連忙跑到永顯帝身後,輕輕給他拍背順氣,柔聲勸道,“皇上息怒啊,千萬保重龍體啊!”

于丹青穩穩的跪在地上,皺眉望著永顯帝咳得通紅的臉和脖子,思忖片刻,還是恭敬的開了口,“父皇,可用宣趙神醫?”

永顯帝合攏手帕,仔細擦了擦嘴,然後放回懷裡,冷聲道,“朕叫你退下,沒聽到嗎?”

于丹青抿了抿唇角,頷首應是,退了出去。

福萬全遞了杯水給永顯帝,“皇上,飲些水順順喉吧。”

永顯帝接過來用力擱在龍案上,餘怒未消,沉聲喝問,“理通外邦,毒害君父還不夠,還要引狼入室,這就是朕的好兒子?這就是堂堂一國皇子所行之事?”

福萬全顫顫巍巍的跪了下去,“請皇上息怒!興許事情並非如此。北涼對北境虎視眈眈已久,興許真是藉由雪山芒之事,行進犯之舉。”

“你也當朕糊塗?”永顯帝用力一拍龍案,“雪山芒之事何等隱秘?北涼以此為由,與那憑空捏造有何不同?既是虎視眈眈已久,既要進犯,何須等待這等拙劣的理由?何須等到北境蒸蒸日上之後方才興兵?”

“是,是,皇上教訓的是,奴才蠢笨,未能想到這些。”福萬全道。

“朕一次次給他機會,寬宥於他,他不知感恩就罷,竟是得寸進尺,實乃罪不可赦!”永顯帝深吸一口氣,道,“傳朕旨意,宣二皇子,戶部尚書,文昌侯,兵部侍郎,刑部尚書!”

“是,奴才遵旨。”福萬全忙應聲,弓身退了出去。

永顯帝取出手帕,攤在手心,對著中間那團暗紅長嘆了一聲。

本書由滄海文學網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