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抵減怒火(第2/3頁)
章節報錯
趙夫人見狀,知道他是有話想單獨跟於文正說,於是微笑著起身告退。
房門關上後,楚雲逸才放下茶盞,淡淡說道,“地窖裡的刺客,請於相派人廢其武功,再仔細檢查一番,看身上可有印記或者信物。若無,直接砍頭,報官。告知陳大人,本王這段時日,一直借宿於府客院清竹院,這些人昨夜行刺本王時,被斬殺。”頓了頓,又道,“若有任何發現,及時通稟本王。”
於文正頷首,眼神頗不贊同,“難得活捉這麼多人,且有文昌侯府的丫鬟在手,三皇子為何不趁勝追擊,將幕後之人牽扯出來?”
楚雲逸挑眉,“你也說了,那丫鬟是文昌侯府新買的,誰能證明她是文昌侯府的,是受文昌侯府命令列事?”
於文正啞然。
片刻後才道,“是,三皇子所言極是,微臣魯莽了。但是,血剎門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行刺青姐兒,依微臣看來,似乎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就這麼放過他們,恐怕,後患無窮。”
楚雲逸起身,撫了撫袖擺,輕描淡寫的說道,“本王婚禮在即,不願多生事端。”
於文正沉目,並不相信他的說辭。不過,他不願說實情,他也莫可奈何,只好朝他一拱手,“是!微臣這便派人去辦。”
楚雲逸點點頭,告辭離去。
*
臨近午時,莫懷和衛福先後來到落月閣廳堂,向楚雲逸稟報,刺客身上並無任何信物或印記。
楚雲逸似乎毫不意外,吩咐衛福,“著人把他們拖出去,砍頭,報官,跟陳大人言明,這批人是行刺安永縣主的。”末了,又補充道,“切記,務必請陳大人多派幾臺囚車過來收押刺客屍首。”
衛福頷首,領命而去。
衛福辦事效率極高,不多時便安排好家丁,速速將於丹青內室的刺客拖了出去,自己則是見了於文正,然後騎馬直奔京兆府府衙。
他趕到府衙公堂時,陳大人正在用午餐,聽了下人稟報,煩躁的擱下碗筷,坐了好一會兒後,才面色如常的去到公堂。
一番寒暄之後,陳大人問道,“衛侍衛一臉凝重,可是於相有何吩咐?”
衛福點點頭,把昨夜刺客之事詳細的陳述了一遍。
陳大人聽罷,又驚又怒,猛地一拍桌子,“簡直賊膽包天!”
他就知道,於相的常隨親自過來,定然又是于丹青出事了,只是沒想到,竟然連三皇子也牽扯進來了。
人都找上門來了,肯定不會像昨日那樣自行消化,他今日,恐怕難了了。
正在他愁思間,又聽衛福說道,“誰說不是呢,連皇子和聖上御賜的縣主都敢行刺,真是活膩了。昨日那個小丫頭,還自稱是文昌侯府的。縣主受了驚嚇,三皇子很是憤怒,考慮到他和縣主的婚期將近,才決定不予深究。”他嘆了一口氣,愁眉苦臉的說道,“老爺說了,‘眼前看來,三皇子為了婚禮不願理會這些糟心事,可心頭總歸存了鬱氣,若是我們什麼都不做的話,他這鬱積積攢下來……恐怕,婚禮之後還是會稟奏皇上,到時候難做的還是我們這些為人臣子的。’”
聞言,陳大人神色漸緩,略一沉吟,問道,“於相可有什麼建議?”
此時,於相的意思,多半是三皇子的意思。
這兩天的事,說白了,就是二皇子指使血剎門刺殺三皇子和安永縣主。
這段時間,二皇子和三皇子的矛盾日漸明顯,他無意站隊,也不願得罪任何一方。若是有一方願意息事寧人,他自然樂於促成。
衛福遲疑的看了看他,欲言又止。
陳大人擺擺手,乾脆直接表態,“衛侍衛有什麼話,但說無妨。本官身為帝京父母官,自是希望轄區內安穩祥和。若是於相有什麼法子,能夠抵減三皇子的怒火,本官自然願意配合。”
衛福笑笑,朝他拱手,“老爺倒是沒說什麼提議。只是讓奴才來報官,請陳大人多準備些囚車,去於府把賊人都押到衙門來。若是陳大人願意,最好讓賊人在街上多轉轉,也算是給世人提個醒,行刺皇子該當何罪。順便讓那背後之人明白,自己派出的刺客已被誅殺。讓他下次行事前能夠多些掂量。”
陳大人沉目想了想,笑道,“如此敲山震虎,既減少帝京事端,又能緩解三皇子怒火,倒是一舉兩得。請衛侍衛回去轉告於相,午後,本官派人前往於府,收押賊人,遊行示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