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賬房點頭,朝她一作揖,“小姐所言甚是。不知小姐有何打算?”

于丹青笑笑,“山不就我,我來就山。從今往後,我們只賣周邊民眾所需的布匹。”

鄭賬房皺眉,“那樣利潤也太稀薄,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鋪面。”

于丹青搖頭輕笑,“你別小看粗布麻衣,文昌街人口眾多,薄利多銷,收益不會比以前少。你想,一件衣服一兩銀子,賣十件,與一件衣服十兩銀子,賣一件,在文昌街那樣的地段,哪樣更容易?”

鄭賬房沉吟片刻,擰眉說道,“當然是賣一兩的更容易。可是唐氏一向以高階著稱,突然售賣粗布,或許對唐氏聲譽有損。”

于丹青擺擺手,沉聲道,“今時不同往日,生存下來才有資格講面子。”

鄭賬房眉目微松,想了想,又道,“這樣一來,眾人或許會認為唐氏已然衰落,對我們失去信心,從而不再光顧。”

于丹青抬了抬眉,“鄭賬房有此疑慮實屬正常,卻也多餘。唐氏布莊只此一間,並非連鎖,且生意寡淡,關注的人並不多。是以,我們將貨品換掉,並不會有多少人在意。在生存線上掙扎的人,比起某間鋪子的檔次問題,他們更關注自己的溫飽。誰能為他們辦實事,讓他們花更少的銀錢,買到更合適的布料,誰便是他們光顧的物件。”

鄭賬房越聽眼睛越亮,直道,“小姐說的是。”他期盼的望著于丹青,“小的斗膽,請問小姐可有具體措施?”

于丹青聞言,打量了一眼鄭賬房,隨後遞給他一張紙,“鄭賬房可以看看這個。”

鄭賬房忙恭敬的接過來,只見抬頭是幾個大字“唐記布莊整改方案”,後面是五條概況。

一、將鋪子名改為“婉記布莊”,同時閉門重灌。

二、門外貼上告示,七日之後盛裝開業,開業後前三日,促銷讓利,所有綾羅綢緞最低價銷售,其他布匹每五送一。

三、開業之前,請幾個說書先生在客源最多的幾家茶樓將此事說上兩天。

四、開業當日,請舞龍舞獅隊在文昌街正街舞上一整天。

五、開業後前兩日,門前搭建戲臺子,請一位司儀在臺上住持全域性。請幾位紅袖院的姑娘,戴上面紗,穿著鋪子所售布料做成的衣服在上頭走幾趟。再由司儀進行有獎問答,讓臺下觀眾踴躍回答。

鄭賬房看完,表情難言,困惑的看著于丹青。

于丹青微微笑著,並不打擾他。

一盞茶過去,他才擰眉問道,“小姐,這樣是否投入太多?如今鋪子本就入不敷出。”

于丹青點頭,“必然是的。”見他眉頭擰得更緊了,又道,“這點投入與其帶來的回報相比,實在不值一提。常言道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做生意也是如此。銀錢之事,你不必擔心,我自有辦法。”

鄭賬房的眉頭絲毫未松,又問,“這樣,是否太過招搖?會不會引起其他鋪子公憤?”

于丹青笑笑,“鄭賬房多慮了。酒深也怕巷子深,我們的東西再好,無人知曉,又有何用?我們只有讓大家知道我們是誰,是做什麼的,大家有需求時才會想到我們。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將布匹賣出去。廣而告之,豈不更利於我們賣出布匹?”

見他眨了眨眼,她又道,“至於公憤,生意各做各的,我們並不說人壞話,也不暗地詆譭人家,更不會刻意與誰打價格戰,何來公憤一說。開業前幾日的促銷活動,不過是為了讓大家儘快知道我們,願意試著購買我們的布匹。誰家都可以這樣操作。”

鄭賬房沉目想了許久,面色一變再變,最終釋然笑道,“小的多謝小姐提點!”

于丹青笑笑,“丹青年紀尚輕,有些地方考慮不周,還望鄭賬房多多提出意見和建議。”

鄭賬房站起來,躬身行禮,“小姐言重!小的相信,婉記在小姐的帶領下,定能走出困境,甚至可能重複當年的輝煌。”

于丹青擺擺手,“鄭賬房可還有何疑問?”

鄭賬房再次作揖,看她的眼神多了些真誠的敬意,“小的之前糊塗,請小姐原諒。小的沒有任何疑問。小的回去定當好好做事。”

于丹青輕笑,“無妨,我倒是能理解你的想法。你回去後,將此事與張掌櫃的商量商量,儘快落實。”然後吩咐檀香將賬冊等物放進包袱,遞給了鄭賬房。

鄭賬房坦然一笑,挎著包袱告辭離去。

本書由滄海文學網首發,請勿轉載!